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清秀古雅的盆梅
栏目品书录
作者王稼句
期数1982年05期
  周瘦鹃是全国闻名的园艺专家,盆景艺术的造诣极深。他的盆梅尤为卓绝,枯干虬枝、瘦鹤独舞,放置案头清供,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周瘦鹃的小品文就象他的盆梅一样,是一种小摆设。它是一种点缀闲适的散文,属于供人饭后茶余消遣的软性文学。
  周瘦鹃早在二十年代就蜚声海上文坛,编过报刊,写过小说,又搞过翻译,是我国较早介绍西方进步文学的作家。“九·一八”以后,周瘦鹃感慨国事日非,文笔不济于世,乃投笔毁砚,在苏州建筑了“紫罗兰庵”,以陶渊明、林和靖自况,经年陶醉于花木水石之间。解放后,在新时代的感召下,他出栗里、下孤山,青春焕发,兴会淋漓。重提妙笔,写诗撰文,反映了一个旧文化人枯木逢春的心绪,从一个侧面讴歌了社会主义的新生活。这时所作的小品文,都被收在花前琐记》、《花前续记》、《行云集》等集子中,深得海内外读者的欢迎。十年内乱中,周瘦鹃于一九六八年含恨弃世。最近,金陵书画社在他的遗著中,编选了两本小品文集子,一是《花木丛中》,一是《苏州游踪》。
  顾名思义,《花木丛中》收录了有关花草瓜果的知识小品,以及有关花木栽培、盆景堆制的文章。《苏州游踪》则是搜罗了有关苏州的名胜古迹、民风习俗、人物佚闻的小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集中都有好几篇书简体小品,记叙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对作者的亲切教诲。反映了党对知识分子的关怀。
  周瘦鹃的小品文写得清新婉约,情趣横生。在五四以后大量涌现的小品创作中,是独具风貌的。他将知识、现景和情感融合一起,娓娓而谈。其中引经据典,多而不繁;嵌诗插词,恰到好处。早先,周瘦鹃的小品犹如一条小溪,在绿荫覆盖下静静地流淌,反映不出大千世界的光影,而只留存着个人生活的情趣。但从解放后十七年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正在努力写出时代的脉搏、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作者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但总而言之,周瘦鹃的小品文,格局不大,笔调不高。因此,我总把他的小品文比作清秀古雅的盆梅,仅能作案头清供而已。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泱泱大国,既要有合抱的苍松古柏,盛开的牡丹芍药,而在花丛之一角,放几盆古雅的盆梅自然也是必要的。
  《花木丛中》、《苏州游踪》筹划出版之际,周瘦鹃的生前友好纷纷为它们劳碌,或撰写前言,或设计封面,或题签插图。如今附丽集中,蔚然可观。手持一册,可乐而忘倦。
  (《花木丛中》,周瘦鹃著,金陵书画社一九八一年四月第一版,0.98元。《苏州游踪》,金陵书画社一九八一年四月第一版,0.66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