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关于胡适的“琐语短评”
栏目品书录
作者谷林
期数1986年06期
  刘海粟为《闲话胡适》一书写的序文结末,说胡适的“藏书和朋友往来的书信大都留在北京,未必没有乡土之情,如果他生前能绕道归来,祖国会欢迎他的。但这一切都已无法追赎,作为老友,我感到惋惜。在朋友和后辈们的心中,他也没有完全死去,没有一个人否认他是个值得研究的对象。”
  胡适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自北平飞往南京的。就在那一天,人民解放军进驻海淀。一个多月以后,北平和平解放。《闲话》作者在胡适夫妇飞到南京以后,曾与江冬秀见面,问她离开北平的经过情形。江冬秀回答说:“事先没有打招呼,蒋介石派人送来三张飞机票,叫我们不能迟疑,马上乘飞机到南京,形势紧急,说是最后一次飞机。小三不愿意走,没有办法,只好随他。”作者当下就劝江冬秀不要跟胡适去美国,说她到了美国会“生活过不惯”,“留在国内不要紧”,并且说:“你和小三两人不走,将来老胡是会回国的。”江冬秀听了这一席话,动了心,“决定不走”,要作者的哥哥“办理回老家居住的一切事情。”(《闲话》50、51页)可惜,她后来还是听从胡适,走了。
  江冬秀是安徽旌德人。上面说的她动了心打算回去居住的“老家”,恐怕是指胡适的原籍绩溪。胡适两子一女。长子胡祖望,曾留美学机械,其岳家是华侨资本家,在曼谷办有企业,胡祖望一九四九年四月离开上海,即到曼谷去任工程师,以后移居美国迄今。次女早年病逝。小三是幼子胡思杜,是留美学历史的,抗战胜利后回国。书中说他解放后被分配在“唐山交通学院教书”。唐山有一所著名的铁道学院,未闻有交通学院,此或是作者误记。胡思杜“一九五七年被打成右派分子,因一时想不开而离世了。”(54页)
  刘序设想胡适“绕道归来”,《闲话》则以为妻儿如果都留在国内,胡适也终将去而复回,这都是“大胆的假设”。“但论普度一切心,安识转轮三世事”,仁者用意,良足感念。现实的则是胡祖望、胡思杜两弟兄的命运,“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这是不免叫人瞿然失惊的。
  本书作者石原皋,我们不大熟识。刘序说:“胡适的亲友健在者无多,能写出这本书的人更是寥若晨星。作者是一位有着丰富革命经历的科学家,关于他,我也希望有人另写一篇闲话,附在此书之后。”只是现在还没有这样的一篇附录的闲话,仅见作者的《后记》。《后记》中云:“至于我所想的、所写的,则难免夹有私情”。又云,“虽消除引火烧身的顾虑,还怕有为胡适树碑立传之讥。”我们就只好依据这样一些片羽零笺来自己拚接一个模糊仿佛的作者印象了。《胡适的生活和娱乐》,《胡适的藏书和书斋》,书中的类此章节,大约真个已属海内孤本;《胡适敬重朋友和讲礼貌》,《胡适爱惜人才》,恐怕也说不上“树碑立传”,比起昭昭在人耳目的胡适在政治上的表现,当然都属于细枝末节。
  据说,“从英雄人物身上挑剔微不足道的灰尘,从反面人物身上挖掘尚未泯灭的良知,是一种颇为时髦的事情”。不过我以为,倒也不必因此便决心为了避免趋时乘风之嫌,而遂唯诺随众不敢独抒己见。只要“挑剔”和“挖掘”的是确实存在的东西,则其关系往者的荣辱虽微,影响来者的得失或巨。研究历史人物,论定他们的是非功过,不光是用来结束老帐,尤在于借取鉴戒,以指导新的进程,使未来的道路少些坎坷,少些荆棘,这终究是有益的好事。
  《闲话》不是一部传记,不是一本理论著作,姿致朴质,也不是一首美文。作者谦称只是“琐语短评”。但是耐心读下去,颇觉渐入佳境,牖启思考。在《胡适来往书信选》三厚册、《胡适的日记》两大册之后,现在又有了《闲话胡适》,算做小品,但并非徒供谈资,它也是为显现一个“值得研究的对象”所作的抉剔。这些后先相继的编著的出版,断非以前所敢悬想。“为政不在多言”,学术工作繁枝缀英的季候,正在这样展现。
  本书的校对质量,属于目前的一般水平,但有一处似须加以订正:190页上写胡适经营祖茔,迁葬两代浮厝,有云:“一九三七年开始做准备工作,如请郑孝胥写墓碑。”此处倘若系年不误,则其时的郑氏,已非逊清的遗老而是退职的伪满重臣,胡适尽管进退失据,想来还不会如此荒诞,竟到长春去求这个人书石。联系上下文看来,可推断是“一九二七”之误。
  (《闲话胡适》,石原皋著,安徽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五年六月第一版,1.35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