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相台岳氏”不是岳珂
栏目
读书献疑
作者
罗济平
期数
1991年03期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出版的《藏书纪事诗》附有近代著名目录版本学者王大隆的批注,根据有关资料和近来的研究成果对原书作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在那些补正中有一条是应该特别注意的,这就是“岳珂”一则后引用《中国版刻图录》的考证,说明岳珂不是历来传说的刻九经三传的“相台岳氏”。
长期以来人们以为《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一书是岳珂所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说:“宋时九经刊板,以建安余氏、兴国于氏二本为善,廖刚又厘订重刻,当时称为精审。珂复取廖本九经,增以公谷二传及春秋年表、春秋名号归一图二书校刊于相台书塾。”这几句话中有明显的时间错误。
第一,在建安余氏之后重刻九经的不可能是廖刚。廖刚卒于绍兴十三年,而建安于仁仲刻经书是在南宋绍熙年间,当时廖刚已故去四十多年,来不及看到,更来不及翻版。
第二,在廖氏之后刻九经三传的“相台岳氏”不可能是岳珂。历来的记载说明,宋代刻九经的廖氏是南宋末年贾似道的门客廖莹中,这件事宋末周密在《志雅堂杂钞》和《癸辛杂识》中有详细的叙述。廖莹中从景定元年(一二六○)开始刻书,先刻谎报军功、为贾似道歌功颂德的《福华编》,以后才着手重刻九经,估计事后至多再过十来年宋代就灭亡了——宋代灭亡于一二七九年。岳珂生于淳熙十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知道这一点),到廖莹中刻九经时,他要是还活着,该有八十多岁了。等到他看到廖莹中所刻的九经不大满意,根据各种本子重新校刊九经三传,时间要到元代了。看来他至少要活一百多岁,才有可能写出《沿革例》来。无须知道岳珂的确切卒年,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是不可想象的。
《四库全书》中有岳珂的许多著述,都出现在廖莹中活动时期之前几十年。大概《提要》的作者已经感觉到岳珂是廖莹中的前辈,不可能去翻刻廖莹中的书,可是又认定刻九经三传的“相台岳氏”就是岳珂,所以不得不把刻九经的廖氏提前为岳珂的前辈廖刚。想不到顾此失彼,这样一挪动廖氏又变成了余仁仲的前辈,来不及翻印余仁仲的书了。这些明显的年代错误说明“相台岳氏”不是宋代人岳珂,而是元代人。
这个错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岳珂写作《沿革例》的说法深入人心。相台岳氏所刻的经书一直被作为宋岳珂刻本,清代从朝廷到地方一再重刻所谓仿宋相台五经。甚至在《中国版刻图录》引张政烺先生的说法作了详细考证,指出“相台岳氏”不是岳珂、而可能是元代的岳浚以后,各种书刊中(包括最近出版的《中国藏书家辞典》)仍然沿袭过去的误解,一提到岳珂,总要说他著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即使目录版本学专书也未能免。近年出版的《校勘学史略》已经知道《沿革例》中所说的廖氏是廖莹中,可是未曾悟出情况如此,则《沿革例》就不可能出于岳珂之手,还是详细地介绍岳珂怎样校勘“九经三传”;《版本学概论》一书已经知道《春秋经传集解》是“元岳氏荆溪家塾刻本”,却依然讲“宋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如何如何,没有觉察这个所谓的“岳珂”其实是“元荆溪家塾岳氏”。《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中的《九经三传沿革例》一本是“元岳浚撰”(台湾中央图书馆书目),另一本就是“宋岳珂撰”(台湾故宫书目),两本并列。这个现象反映出我们学术研究信息的流通渠道存在问题,造成消息不灵,值得学者注意。
“相台岳氏”不是岳珂
阅读钱穆
一部风格独特的经济学说史
高尔基的读书观
制度是如何思维的?
“私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两面神效应
深刻的片面
华夏边缘与“现代性”
九凤之歌
烽火·鸿门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