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望霞听雨札记
作者
吴岩
期数
1991年05期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一般认为他首先是个诗人,“他的天才是抒情的”。(吉尔伯特·默里语,见《死亡之翼》英译本序言)可泰戈尔也有一段夫子自道:“我觉得我不能说我自己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是显然的。诗人在我的中间已变换了式样,同时取得了传道者的性格。我创立了一种人生哲学,而在哲学中间,又是含有强烈的情绪质素,所以我的哲学能歌咏,也能说教。我的哲学像天际的云,能化成一阵时雨,同时也能染成五色彩霞,以装点天上的筵宴。”(引自《海上通讯》,载《小说月报》一九二四年第四号)
我在一九五六年曾译过《园丁集》,尽管多少感觉到了近百年前“某一个春天早晨歌唱过的、那生气勃勃的欢乐”,却没有续译泰翁的其他诗篇。直至泰戈尔诞生一百二十周年纪念以后,才在雨过天晴的日子里,又陆续译了《吉檀迦利》、《情人的礼物》、《流萤集》、《鸿鹄集》、《茅庐集》以及附有《断想钩沉》的《泰戈尔抒情诗选》。近十年来的业余时间,基本上是在泰戈尔所创造的境界里度过的,云蒸霞蔚,潺潺雨声和悠悠笛声,确实给了我不少美的享受和愉悦;然而,尽管有时也直觉地“欣然有会意”,但总是朦朦胧胧,似懂非懂,毕竟对泰戈尔的哲学是不大明白的。叶芝给《吉檀迦利》的初版本曾写过一篇序,他认为泰戈尔继承了“一个诗和宗教同为一体的传统,”“从有学问和没有学问的人们那儿采集了比喻和情绪。”我按这个线索去找点材料找点书看,特别是泰戈尔自已写的东西,我想,还是让泰戈尔解释泰戈尔。我不懂孟加拉文,只能找英译本和中国专家的论著;泰戈尔也有自相矛盾、或自己也说不清的地方,那就无可奈何了。
《望霞听雨札记》原是几年来为了防止译诗时与泰戈尔原作“隔”得过分严重而作的一些零星纪录;当时信手记一些,现在稍加整理,当然仍难免有不恰当的意见。说不定自以为望到云霞、听到雨声了,其实也还是身处五里雾中的幻见幻听或误见误听而已。尚祈前辈先生、专家教授、和广大读者及时教正,我先在这里表示由衷的谢意。
无限与有限
我国学者大多认为:泰戈尔固然也受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但他的思想的基调,还是脱胎于印度古代从《梨俱吠陀》一直到《吠檀多》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主张宇宙万有,同源一体。梵,就是宇宙万有的统一体,世界的本质。人的实质也好,自然或现象世界的实质也好,两者都是世界本质“梵”的一个组成部分,互相依存,互相关联。
泰戈尔把“梵”或神,看作是“最高真实”,在不同场合,用“世界意识”、“最高意识”、“无限人格”、“绝对存在”等等不同名称称呼它,解释亦不尽相同。泰戈尔以作为“最高意识”或“最高人格”的“梵”或神为一方,称之为“无限”,以作为复杂的自然或现象世界以及个人的灵魂或精神为另一方,称之为“有限”。“无限”和“有限”之间的关系,是他哲学探索的中心问题,也是他诗歌中经常触及的问题。
泰戈尔和传统的《吠檀多》一样,把“梵”或神归根结蒂解释成一种超越客观世界和人的思维、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绝对的无限的存在;这当然是客观唯心主义。然而,不同的是,泰戈尔认为“梵”或“无限”“本身根本没有意义”,“‘无限’只有在‘有限’中才能表现出来,正像歌(‘无限’)需要歌唱(“有限”)才能表现出来一样。”(见泰戈尔《论人格》)这里,泰戈尔拿“有限”(自然、现象世界、人的精神等)去解释“无限”(“梵”或神),这就意味着把作为“无限”的神贬低为一种“有限”的存在。这样,泰戈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就转化成了泛神论。
泰戈尔在《回忆录》中复述歌剧《自然的报复》的故事,说是一个小姑娘把修道士同“无限”的交往中召回尘世,让他落入人类爱的枷锁中。“修道士回来后认识到伟大存在于渺小之中,无限在有形的界限之内,而灵魂的永久自由则寓于爱之中。只是在爱之光中,一切‘有限’才溶入‘无限’。”这里的修道士的“认识”,其实就是泰戈尔的宇宙观的基本观点。
泰戈尔在《回忆录》里提到《自然的报复》时还说,这歌剧是他后来全部创作的引子或序曲,它涉及的正是他后来在创作中经常涉及的主题:“在‘有限’之内获得‘无限’的喜悦。”倪培耕同志在他的论文中引证了这句话,认为这就是泰戈尔的美学公式。这个公式最终承认:“梵”或“无限”或浑然太一是“最高真实”,获得或反映它,就是获得了最高形式或最完全的美,文学艺术的最终目的必然是反映这个“最高真实”。所以,泰戈尔在《人的宗教》里说:“艺术是人的创作灵魂对最高真实的召唤的回答。”
我是赞同倪培耕同志这个意见的;在我所读到的泰戈尔的诗文中,也发现了可与此相呼应、相参证的观点和意见。例如,《断想钩沉》第八十一节里说:“我们的另一个伟大躯体便是世界,我们的这个小小躯体一直渴望着要同它建立起一个圆满的和谐关系。”此中有许多诱因,“然而最伟大的事实,却在于我们的眼睛同世界上的线条、色彩和运动相遇时的喜悦。”他认为“……宇宙里传来一种不断的呼唤,传到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四肢,而对这呼唤的感应,乃是一种成就,这种成就不仅属于我们,而且属于这伟大的世界。”这里的“成就”,指的就是优秀的文艺作品。
我们中国古代的诗人,大多哲学思想平易、宗教情操淡薄,对山水和自然界的爱好,往往出于情趣的默默契合,至多也不过流露出一点儿禅趣,几乎没有人把大自然看作是神灵的表现,并在其中琢磨出不可思议的妙谛。泰戈尔则不然,这位主张少年时期不妨过一段修道士的生活,自己也经常要静坐默想的诗人,他可认为人凭借五官的直觉,遇到自然界或现象世界的色彩、光明、声音、运动,便是一大喜悦,因为他由此听到、感受到了“无限”或“最高真实”的“呼唤”或讯息;人的创作灵魂,对“无限”或“最高真实”的“呼唤”或讯息,作出感应,发为诗歌或创作出其它艺术品来,就是对世界的一种奉献。对这样的创作过程,泰戈尔还有一个更加简单明了更加形象化的说法,那就是:“世界的吐气在我们心灵的芦笛上吹奏着什么样的调子,文学就努力反映那个曲调。”
更加形象地道出诗人自己的感受的,当然是他自己的诗篇。试以K.克里巴拉尼编选的泰戈尔的《诗集》第八十一首为例①:
你是我生命海岸上的曙色中一抹金黄闪光,
第一朵白净秋花上的一滴露珠。
你是从遥远的天空
俯向尘土的一道彩虹,
一片白云托着的
新月的梦,
你是偶然向人间泄露的
天堂的机密。
你是我诗人的幻景,
出现在我早已忘怀的
呱呱坠地的日子里;
你是那永远不准备说出口的话,
那以镣铐形态到来的自由,
因为你为我打开大门,
让我深入生气勃勃的光明之美。
这首诗里的“你”,尽管泰戈尔没有点明,我以为其实他指的就是“无限”给诗人传送的“机密”、“讯息”和幻景,就是“梵”或神或“最高真实”的呼唤,诗人在表达时不过用形象的彩笔稍加点染而已;而贯穿全诗的情绪,就是“在‘有限’之内获得‘无限’的喜悦。”——不过,这回泰戈尔又把“最高真实”的“呼唤”,称之为“天堂的机密”了。
泰戈尔在《断想钩沉》第九十八节里也用过“天堂”这个词儿的。我认为这段话,既可以作为他的美学公式的阐释,又可以作为他这首诗的注解。摘抄恐怕有损原意,好在不长,文字也挺美,谨录全文:“我相信有个理想徘徊在这世界之上,渗透在世界之中——一个关于天堂的理想,它并非仅仅是幻想的产物,它是个根本的现实,万物均在其中,万物都在向它移动。我相信这天堂的幻象可以见之于阳光里,大地的苍翠里,溪水的流动里,春天的欢乐里,冬晨的安宁里,人脸的俊美里,以及情爱的丰富里。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个地方,天堂的心灵都是觉醒的,它放送出它的声音。这声音送进我们内在的耳朵,我们自己却不知道。它弹拨调弄我们的生命之竖琴,鼓励我们寄憧憬于无限,就像花把它的芬芳、鸟把它的啁啾送往空中一样。”
解铃还须系铃人,泰戈尔还是由泰戈尔来解释的好。
神与人
泰戈尔笔下的神或上帝,可不是基督教的上帝或伊斯兰教的真主,也不是印度教的大神。
如前所述,泰戈尔的神,和“无限”,“梵”是同义词,有时候,他也称之为“最上的人”或“无限的人”。泰戈尔的“神”,可以追溯到印度中世纪信奉黑天的毗湿奴派等等。这些教派的宣传者有不少是诗人,他们的神不是抽象的,而是人间的,灵肉结合的。他们的神秘主义的颂神的歌曲,往往采取情歌的形式。孟加拉的民间歌手,也拿着单弦琴,来往于乡村之间,歌唱着对天神的爱情之歌。他们崇拜天神,把天神当作朋友和情人,称之为“我的心上人”。例如:
啊,我到哪儿去找他,找我的心上人?
唉,自从我丢失了他,我穿过远远近近的地方,
到处漂泊寻找他。
泰戈尔很喜欢这些民歌,他自己写的诗歌里也回响着他们的情绪和表现手法。
泰戈尔在《什么是艺术?》里说:“在印度,我们的文学大部分是宗教性的,因为与我们同在的神并不是一个遥远的神;他属于我们的寺庙,也属于我们的家庭。我们在所有恋爱与慈爱的人性关系中,都感觉到他与我们亲近,而在我们的喜庆活动中,他又成了我们的主宾。在开花与结果的季节,在雨季到来的时候,在秋天的累累果实中,我们看到了他的披风的边缘,而且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在我们所崇拜的一切实在对象中,我们崇拜着他。在举凡我们的爱是真挚的地方,我们爱着他。在善良的女人身上,我们感觉到他。在真诚的男人身上,我们认出了他。在我们的孩子身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再生。那永生的孩子啊。所以宗教歌是我们的情歌……”(见《泰戈尔论文学·什么是艺术》,上海译文版)诗人这一段阐释印度的神和宗教文学的话,对于我们理解和领会《吉檀迦利》等等诗集里的颂神诗以及颂儿童诗之类,是很有启发性的。
“神厌恶他们的天堂,/羡慕人。”(《流萤集》)看来泰戈尔的神至少是并不经常在天堂里的。孩子们跑出寺庙,坐在尘土里,“神瞧着孩子们玩儿,/把僧侣也忘掉了。”(《流萤集》)可见神也并不经常在寺庙里的。“神在农民翻耕坚硬泥土的地方,在筑路工人敲碎石子的地方。炎阳下,阵雨里,神都和他们同在,神的袍子上蒙着尘土。脱下你的圣袍,甚至像神一样到尘埃飞扬的泥土里来吧。《吉檀迦利》)可见泰戈尔的神和劳动人民是亲密无间的,神还“同最贫贱、最潦倒的人们之中那些没有同伴的人作伴”(《吉檀迦利》)哩。
泰戈尔的神也相当民主,一点也不专横。“上帝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求索仁爱;/魔鬼则搜索奴隶,/勒令服从。”(《流萤集》)“上帝喜欢在我身上看到的,/不是他的仆人,/而是为众人服务的/上帝自己。”所以,“我工作时上帝敬我,我歌唱时上帝爱我。”(《流萤集》)“我反抗的时候,/上帝以其战斗荣耀我;/我消沉的时候,/上帝就不理睬我了。”(《流萤集》)就由于这个缘故,人的心态也是舒畅的,熟不拘礼的:“你明明是我的主,我却称你为朋友。”《吉檀迦利》)甚至坦率地说出了轻易不敢说、不肯说的知心话:“我能热爱我的上帝,/因为上帝给我以否认上帝的自由。”(《流萤集》)
泰戈尔相信宇宙万有的基本精神是和谐与协调,认为“爱”可以使“自我”与“无限”联系结合,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这种宗教哲学,发为诗歌,便是既继承“诗和宗教同为一体的传统”,又从民间歌手那儿“采集了比喻和情绪”的《吉檀迦利》中许多对神一往情深的抒情诗。试以《吉檀迦利》第五十六首为例:
事情就是如此,你的欢乐是这般充满了我的身心。事情就是如此,你自天而降,来到我的身边。诸天之主啊,如果我不是你的情人,你的情人会在哪儿呢?
你选中我和你共享这一切财富。你的喜悦不断地在我心里奏出音乐。你的意志经常在我的生活里化成形体。为了这个缘故,身为万王之王的你,就打扮自己,来赢得我的心。为了这个缘故,你的爱情就消融在你情人的爱情里,你就以我俩合而为一的美满现象显现。
举这一首为例,主要是因为它在阐释“神人合一”或“梵”“我”合一的哲理时,讲得比较明白清楚。若论艺术地描绘这种“神人合一”的爱,抒发人对神的深情和痴情,这个集子里还有更动人的诗篇。叶芝在他特地给初版本《吉檀迦利》写的序里作了提纲挚领的美的赏析:“旅人穿着红棕色衣服,以求蒙上尘土也不会显眼;姑娘在她床上寻找着从她那皇家情人的花冠上落下的花瓣,仆人或新娘在空空如也的屋子里等待着主人回家:凡此都是仰慕着神的那颗心的形象。花朵和河流,呜呜吹响的海螺,印度七月里的滂沱大雨,或者是灼人的炎热;凡此都是那颗心在结合或分离之际的情绪的形象。而一个泛舟河上弹奏诗琴的人……就是上帝自身。”叶芝认为:完整的印度民族文化渗透了泰戈尔的想象力。他甚至说:“情人们在互相等待的时候,低吟这些诗篇,就会发觉这种对神的爱是个魔法的海湾,他们自己更为痛苦的热情,可以在其中沐浴而重新焕发青春。”又是赞颂神秘的神明,又是抒写人对神的一往情深,这种神人结合的思想感情,一般读者至少是不习惯的、不大理解的,总觉得“隔”了一层;然而,仿佛魔法使然,包括西方人在内的读者,还是能直觉地感到诗篇独特的艺术魅力,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甚至被它打动了心的,否则叶芝也不会称之为“魔法的海湾”了。我们这儿也有人干脆把这些诗篇当作纯粹的“爱情诗”对待的,那当然是囫囵吞枣,自以为吃到味道了,其实是没有仔细辨别其中的滋味的。
泰戈尔颂神,也颂儿童,他写的有关儿童的诗,也不止是收在《新月集》里的那些。他在《渡》第七十一首里说:“我牢记我的童年,那时太阳初升,好像我的游戏的小伙伴,常常带着每天早晨的惊喜之情闯进房间,直奔我的床边;那时,对奇迹的信念,每天在我的心里鲜花般开放,我满怀单纯的喜悦,凝望着世界的脸;那时,昆虫鸟兽,寻常的莠草和云彩,各有其最充分的、奇迹般的价值;那时,潺潺的雨声带来了仙境的梦,黄昏里母亲的声音说出了繁星的意义。……”寥寥几行,便把童年的心态和诗意点染得有声有色。就内容而言,除了写母爱之外,《新月集》里写儿童的诗篇,似乎基本上没超过这个范围。可泰戈尔在《飞鸟集》第二九九首里说:“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里重新获得他的童年。”《流萤集》类似这样的带点儿哲理的话,就比较多了,例如:“儿童总是居住在永恒的神秘里,不受历史尘埃的蒙蔽”;(第二十八首)“人生的种种憧憬,装扮成儿童出现。”(第二三二首)“孩子啊,你给我的心带来了风和水潺潺相激的声音,花卉默默无言的秘密,云的梦,黎明天空惊讶的寂然凝视。”(第一六三首)看来,在泰戈尔的心目中,儿童绝不意味着仅仅是儿童而已。
泰戈尔不失赤子之心。叶芝赞赏他的诗歌富于天真、单纯的特色,说是“文学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一种天真,一种单纯,使小鸟和绿叶显得跟泰戈尔很亲近,就像小鸟和绿叶同儿童很亲近一样。”“真的,当他说起儿童的时候,他自己的好大一部分似乎就具备这种特色,我们真参不透他究竟是否也在说起圣人哩。”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叶芝毕竟不是东方的诗人:他能凭他的诗人的敏感,觉察到泰戈尔那种独特的天真和单纯,琢磨到他说起儿童时或许在说起圣人,却没有参透泰戈尔说起儿童时也在说起神和神的“呼唤”。
论据是有的,见《断想钩沉》第五十八节。这里摘引几句:“早晨自有它的鸟儿歌唱,而人生的破晓自有儿童的音乐。这人生的乐曲迭句,挟着美的纯净音调,在每一个家庭里传到人们的耳边。”“上帝借助于每一个儿童,在成人的大门口重复它的呼唤。”可见,泰戈尔歌咏儿童,也还是歌咏神(“梵”、“无限”)及其呼唤和讯息。所以,他说:“来自周围儿童的叫喊与歌唱的,那人生觉醒的呼唤,在我的心里激起了回响;我感觉到造化在儿童的喊叫和唱歌里找到了它自己的声音,造化把儿童的精灵始终搂抱在它的心里。”
叶芝给那本颂神的诗集《吉檀迦利》写的序文中,最后引了第六十首中的二节:“他们用沙子建造房屋,他们用空贝壳游戏,他们用枯叶编成小船,微笑着把小船漂浮在茫茫大海上。孩子们游戏在大千世界的海滨,/他们不会游泳,他们不会撒网。采珠人潜水寻找珍珠,商人扬帆航行,而孩子们捡来了卵石,又重新把卵石撒掉了。他们寻求隐藏的财宝,他们不知如何撒网。”叶芝引证了这几行诗,序文便戛然而止,大概他认为这诗是压卷之作,他也不用多说了。可这诗正好是歌颂孩子的——歌颂那体现在孩子身上的神性,歌颂“上帝借助于每一个儿童,在成人的大门口重复它的呼唤。”泰戈尔既把这首诗收在颂儿童的《新月集》里,又把它列入颂神的《吉檀迦利》里,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泰戈尔抒情诗选》,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一九九○年八月第一版,〔珍藏本〕15.10元)
①见拙译《泰戈尔抒情诗选》。本文中此后引用的泰戈尔诗文,一般都用我自己的译文,凡此在说明出处后均不再加注。
望霞听雨札记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关于《写文化》
还是需要批判地吸收
道既裂,勿相与谋?
远眺架空的日本
文学中的预言
《九叶集》序
三十年的文学笔记
干杯吧,托玛斯·曼!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