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清华八斋
作者冯务中
期数2005年10期
  清华园内有八座比较有名的斋子,其中,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建于解放前;强斋、诚斋和立斋,建于解放后。
  前五斋都是当时的学生宿舍。其中,明斋建于一九三○年,当时叫做四院;新斋建于一九三四年,当时叫做六院;善斋建于一九三二年,当时叫做五院;平斋建于一九三四年,当时叫做七院。以上四斋都是男生宿舍。静斋建于一九三二年,是当时的女生宿舍。
  最初建成的时候,这几座斋子并没有这么典雅的名字,和今日清华的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等一样,都是叫做几院几院诸如此类番号式的名称。大概当时的校方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有了一九三五年学校第九十六次校评议会决案。决案中决定:“……4.四院改称明斋;5.五院改称善斋;6.六院改称新斋;7.七院改称平斋;8.女生宿舍改称静斋。”显而易见的是,这几座斋子的名称都源自于《大学》中的“三纲八目”:“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斋,“在新民”——新斋;“在止于至善”——善斋;“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斋;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平斋。
  总之,“清华八斋”的名字都有深刻隽永的文化资源作为背景。而现在清华的学生宿舍都是以阿拉伯数字命名,在这一方面,清华的姊妹——台湾的新竹清华大学还保留了传统。它的每一座宿舍楼在以前“清华五斋”的基础上,又从经典中开发出了文化资源。如男生宿舍称为仁斋、义斋、信斋、诚斋、明斋、实斋、善斋、平斋、鸿斋、硕斋、新斋、清斋、华斋等;女生宿舍称为文斋、慧斋、雅斋、静斋等;教师宿舍称为庄敬楼、自强楼等。这些古香古色的名字,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欣赏上的美感,也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陶冶。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