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美中不足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宏图
期数
1993年03期
《台静农散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的《编后记》谈及编辑之“缘起”,略云:得洪素丽女士主编的《一九八四年台湾散文选》(台北前卫版),即为第一篇台老先生的《有关西山逸士二三事》所深深吸引,“诵读再三,回味无穷”。就此锐意穷搜台老居台四十年间的作品,而成就此编。“今世的落叶”得以归根故土,老先生当无任欣慰。
此编收入《龙坡杂文》全集及散见台、港报刊的散文小品,凡四十五篇,篇末均以括号注明“原载……”。如,编者激赏的恬淡悠远的《二三事》,即有“(原载一九八四年一月十三日台北《中国时报·人间》)”字样,煞清。然,据陈漱渝先生《丹心白发一老翁——在台北访台静农教授》介绍,台老于一九八九年因创作《龙坡杂文》获《中国时报》荣誉奖,今收入《散文集》后,竟然打乱了原集的编排,不成系统,委实难明编辑之用心。
此外,《散文集》校勘欠精,令人叹惋。如,《记王荆公诗集李壁笺注的版本》“李壁”,目录、标题及正文,“璧”均误作“壁”;甚至株连及“西山逸士”亦“当早奉壁”。又如,《辅仁旧事》忆邓之诚(文如)先生,七、八行文字,人名、书名即有三处差错。至于标点,失误亦屡见。如,短短一篇《乔大壮印蜕·序》,以封面影印台老精美之手稿校勘,《散文集》显然有“当断未断”处。
美中不足
译,还是不译——这是个问题
从北京到南通(之三)
梁漱溟先生
训诂的“价值命题”
E·科索夫《科学研究和研制的集约化》
说“懂”
对女人的占有
走向边缘
又见卜劳恩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