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曲折心路”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宏图
期数
1992年08期
吴福辉先生认为,《西瀅闲话》的“编辑历程却很能体现陈西瀅的曲折心路”(《读书》一九九二年第五期),极有见地。至于西瀅先生“是忘却?是忏悔?还是英国绅士式地讲究‘费厄泼赖’(Fair Play)?”对此“大费思索的题目”,吴先生很是审慎,引而不发。
台北重印《闲活》,经由梁实秋先生提议,并为之作《序》(一九六三年)。借《序》发挥,斥责鲁迅先生“行险徼幸”,是为梁先生诛心之论。一九七○年,在《悼念陈通伯先生》文中,论及西瀅先生重印《闲话》删却与鲁迅论争的部分文章时,梁氏云:“删去的一部分,其实是很精采的一部分,只因事过境迁,对象已不存在,他认为无需再留痕迹,这是他忠厚处。以视‘临死咽气的时候一个敌人也不饶’的那种人,真不可同日而语了。”对“那种人”——鲁迅先生,忿忿不平之神情活现纸上。
启人深思的是,就是这位梁先生,于血气方刚之年,曾特特地撰文评介北新书局新版的“鲁迅著第三杂感集”——《华盖集续编》,深刻地指出:“鲁迅先生属在军阀势力之下,满腔的孤愤,无法发泄,只能在文字上嬉怒笑骂,以抒其情。”与鲁迅先生《华盖集续编·小引》所谓“无非借此来释愤抒情”认同。梁文署名“徐丹甫”,载一九二七年六月五日上海《时事新报·书报春秋》。
从二十年评代介《华盖集续编》,到六十年代序台北重印本《西滢闲话》,可谓梁实秋先生“心灵史的一个记录”。(套用吴福辉先生语)
“曲折心路”
中国传统文化之优长何在?
我不买车
仰梁以思章太炎
近代·学术·名著以及中国
中国人眼中的斯密
中国的两位哲学家
林琴南办白话报
王太庆师的“天鹅之歌”
后新新红学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