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公私之说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赵健雄
期数
1993年01期
“以公灭私”的说法见于《书·周官》,可见类似共产主义的思想也是古巳有之,足以令我们自豪的。就我记忆所及,五十年代的口号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大公尚有私;至六十年代,便逐渐不见这后半句,倡导无私了;文化大革命更提出“斗私”的口号。但距先人的“灭”总还略逊一筹。
《书》所言,如何行法,我不得而知,也颇难推断。因为“私”既灭,又何来由个体聚合而成的公?即使所谓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聚室而居,共劳作甚至共妻,但个人的偏爱、秘密、日常衣服乃至某隐处总还是不能都废除吧?而这些,在《辞海》中都被称为“私”。
五十年代过来的人,大抵已不再有“跑步跨入共产主义”之想。但于这“私”上,则至今仍多歧见,总希望普天之下,皆能少,甚尔无的。其实“无私”这只能用来要求那些得天下者,因为他已以天下为私。至于一般百姓,仅有陋室一间,柴米若干,再不言私,何以苟活?
公而无当,是最可怕的事情。所以我想,求人无私不如令其少私合当。私的祸害,是不匀;而灭私则终要弄到寡。圣人之道说:不患寡而患不匀。好像寡便能匀。其实往往寡而更不匀的。这就两者皆失,何如得其一呢!
公私之说
汪中的“守道”与“叛道”
两次大战之间美国文学一瞥
《约翰·契弗日记》
介绍《小癞子》
看闲书二题
《人海沉浮录》漫议
科学、后现代与左派政治
西方知识考古
“仁”与“科学法”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