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一醉方休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赵健雄
期数
1993年04期
说文人无行,大抵多与酒和女人有关。女人也是可谋一醉的,异域如英国“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不是便颇像酒后的行为,傻态可掬吗?至于日本以前流行的“情死”,更有点一醉方休的味道了。但女人,即使如何美丽,能让人一醉的或许并不乏,如图“常醉”乃至长醉,便甚难。无行文人,虽然有喜新厌旧一法,也总觉得不如杯中物更加可靠,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灌将下去,便能如梦如幻,奇趣百生。
自然,人生也可醉于其它:宗教、革命、乃至道德。达摩面壁九年,便颇似长醉。而历史上伟大的变革,大众如痴如狂,除去浓醉,又有什么状态可与之比拟呢?相较之下,守着道德或许颇为乏味,难怪李白要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了。但在一心为自己树贞节牌坊的,虽然不能亲见,当也有一种傲立俗世的快意。
所以波德莱尔说:“永远的醉下去,这是值得考虑的唯一事情!”尽管不过在用别的方式重复中国的一句老话,但也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即使无行文人的“直言”,不亦多像酒后失语吗?只是世间执掌权柄者往往不像宴席上的宾主那么宽容,所以历来不乏因此罹罪乃至丧命的。然而放胆胡说,无所顾忌,尤其在文网森严时,这又是何等痛快啊!有时想,如此醉语一回,即使随后搭进命去,便如“情死”者,不也是一种辉煌的结束!
一醉方休
现代经济学的中国渊源
清华八斋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对话·经济人
五四时期李大钊同志指导的几种刊物
沉入太平洋
平视每一扇可以看见的门
追求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比较与思考
《数理逻辑引论》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