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话说门票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鹤西
期数
1993年12期
兰姆在《西敏寺(Westminstes)的墓群》一文中,对桂冠诗人Southey抱怨西敏寺收取门票,其中有这样几段。
“我真感到屈辱,上星期三参加了西敏寺的颂歌合唱后,我想再看一下睽违多年的那些墓群和古迹,却被拒之门外了;我像只够和异教徒似的被赶到大街上,这滋味是和这个地方与刚才听歌的庄严仪式太不相称了,是乐声之后的轧轧作响。”
“现在我们喜爱的西敏寺,没有一处是一个人不掏出两先令就能进去的。”
“在当年,如果我们也被这么多钱阻挡在门外的话,我们那点想象力该受到多大的损害呵。”
接着兰姆还含蓄地引用了圣经的典故而没有点明出来,现查这一段的原文是:
“耶酥进了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作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兰姆大概没见过像现今这样的旅游热,而这在中国正在兴起。砖磨得陷了下去,壁画也褪了颜色,。但这些都不是只靠提高门票价格能解决的。反而是为了提高票价,每每把一些古朴景色涂抹得五颜六色,大红大绿刺人眼膜。说起儿时的话,圆明园我在读中学时是去过的,那时根本无人过问。这是一个在中国人(也包括雨果等人)看来值得永远留作纪念的,正像歌德的孙子小沃尔夫说的,“人原来是这样的!”听说现在也作为开放景点了。开放很对,可以教育世人,只希望不要建成一个美轮美奂的场所,一点看不到历史的陈迹。
话说门票
真正的历史
文化转向与地理学
怀念出版战线的老战友——华应申
《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修订再版后记
新闻译员分行的内心生活
YES and NO
从历史实际出发
改变美国宪政历史的一个脚注
历史不是神话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