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疾酒如仇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赵健雄
期数1994年01期
  海内外的文化人中,就我所知,真正疾酒如仇的,似乎唯有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他之恶酒,又绝非出于生理上的厌恶,以体格与官能来说,他倒是近于酒徒的——而他也确曾嗜过酒。
  托翁之恨酒,出于道德上的考虑,俄罗斯人的这种彻底性(服膺自己的信仰与主义)尽管已经和还要给他们带来磨难,却是令我极佩服的,并且预期他们迟早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托翁或可算一个代表,虽然他的主义当初就没能说服多少俄国人,自己身体力行,结果却心力交瘁而死。
  按托翁的看法,人有两重性格,一是盲目的、肉体的,另一是明察的、精神的,而人们藉酒,“是因为他要回避良心的要求”。如此内省,对汉人是陌生的,求天人合一比这种对自己的鞭策来得更加舒坦,所以历代文士多有以酒避世的,实际上也以此麻醉灵魂,这便是大家恭维的“隐士”。
  在托翁看来,这简直是怯懦,不止怯懦,还是一种道德的坠落。而在中国,能“隐”确可算自守了,也许因为这种统治术更残酷?写一句“清风不识字”便能罹死罪,那样的年代,人得多少的勇气才能做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由此养成的苟且,乃至自醉似乎也是不得已。久而久之,倒弄出特别的韧性,别无他法,便服你耗!喝酒就是一种磨钝自己的方法——这与俄国某些人的“迴避”又不同,不知托翁能不能懂?如果能懂,老先生怕也不会宽容这么一种态度。
  他一生以文字,还以行动,侍奉自己的主义,他对酒疾恨是圣徒的疾恨。
  在他面前,我总觉得自己渺小,无法坦然。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