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新读书主义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高希均
期数1994年08期
  从人文社会观点来探讨台湾有二项畸形现象:人民小康,但是社会大贫;教育普及,但是读书风气低落。
  让我们每一个人以身作则,共同来推动“新读书主义”。这样的推动是完全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关键在于自己肯不肯用心而已。
  在今天升学主义与考试主义主宰一个人的早年命运时,读书、考试、就业变成了一个痛苦的三级跳。
  当“读书”沦落到如此的工具化与世俗化时,怎么还可能有“读书乐”?从幼稚园到大学,在二十年的读书压力下,谁会不厌恶读书?
  “新读书主义”所要提倡的,不是消极的从“苦”读书中得到的“新”乐趣,而是全面改变对读书的心态。不论自己已经就业或者还在求学,首先必须下定决心告诉自己:
  不再为应付考试而读书;
  不再为应付就业而读书。
  减少了读书的强迫性,就增加了读书的宽广性。
  读书是无法由他人代劳的,读书是要自己投入的。一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能自己体会到“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的哲理。
  西方人爱说:“一位了不起的领袖终是一位了不起的读者。”“了不起”的读者,一定读不少专业以外的书,一定读不少看来没有实用价值的书。数学大师陈省身院士说:“除了数学以外,什么书也都爱看。”
  让新读书主义者,来共同提倡也更要身体力行:
  自己再累也要读书;工作再忙也要谈书;收入再少也要买书;住处再挤也要藏书;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我们也要告诉社会各界:
  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摘自台湾《远见》杂志)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