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何曾有过“争论”?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姚振函
期数
1994年10期
读了王蒙两篇关于“不争论”的文章(载《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二期、第六期),受启发之余,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过去何曾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争论?
我们记忆犹新的是舆论一律,是一边倒,是一个声音的坚决拥护,万众声讨。
双方无平等可言的争论不能叫争论。一方是主宰,代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民,是批判者,宣判者,有仗恃,有权力做为后台,有报纸提供充足版面,是注定的胜利者。另一方只有被批倒批臭的份儿,不要说反驳,就连申述理由和澄清事实也是“不老实”,“反攻倒算”,“你不打他就不倒”。
五七年有“大辩论”一说。“辩论”成了一个及物动词,说“今天辩论谁”,某某“被辩论”了,某某“挨辩论了”。实际上哪里有什么辩论,辩论就是批判,批判者气势夺人,被批判者无理可说。
报上有时也登“反面”(!)意见,那是为了引蛇出洞,为了树靶子,好让人们批判起来有滋有味儿。
细想起来,过去那种没有争论的争论,让人窥见了挑起争论者的心虚。在这种背景之下,再来看现在的提倡不争论,倒是让人感到了信心和宽容。
何曾有过“争论”?
历史学视野中的政治文化
卖官
“我让青春撞了一下腰”
朋友交谈默契之乐
果戈理焚稿
英译《李白诗选》序
“未能忘情”之作
学风的批判疗法
在限定中掘取纵深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