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倒和顺
栏目阁楼人语
期数1995年06期
  从学习编书编刊时起,就接受一项经典训练:选题计划是编辑工作的基础。此语据说出自苏联人马尔库斯。此公与当今享盛名的马尔库塞在译名上仅有一音之差,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他是把编辑工作纳入当年的“规范”的奠基者。
  选题工作如此重要,无非是表明编辑、出版要有更多的自觉导向——通过确定题材,把书刊的舆论,通向一个轨道。于是,一时间,命题作文之风大盛。直到如今,这大概还是编辑、出版的主要工作程序。也许可以说,此风于今尤烈——虽然政治导向已经大多变成了“商业导向”。一旦文化工作要更大程度地走向工厂化,所谓“文化工业”日渐兴旺发达,它会更加繁荣起来。
  这种编辑作业方式,既占有过去,又掌握未来,显然属于编辑学——近年新兴的一门科学——中的“显学”。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却未必适合“文化阁楼”。
  无论通过统一计划,还是通过广大市场,把知识者组织起来,大家都来根据一些题目写书作文,就全社会说,是否会有许多学术精品出现,很值得怀疑。可以因此有精妙绝伦的鼓动宣传,有撩人心弦的best seller,但是否也会有潜心深研的学术大作呢?
  《读书》既是“阁楼”产品,自难按照这种方式,根据选题—组稿—审稿……的顺序依次运作。当然,既为刊物,自然也有意图,有导向。但是,不可能时时处处自觉地出题作文。我们的“编辑”,只是经常出去向文人学士采集他们手边的既成的佳作妙文,然后依类相从,编排成刊。这种方式,大概也属编辑行业中的“不三不四”之流,无以名之,姑谓之曰“倒过来”的编辑。
  也因此,读《读书》,不必如读许多著名刊物者从头条文章即可看出它本期的意图方向。我们的头条,二条,也许写在半年一年之前,谁也料不到它会在今天出世。某期某类文章的多寡,也不表示意向。常有好心的读者误会此事,顺便说明。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