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誓耶?祷耶?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黄湘
期数1995年11期
  卡尔·巴特的学术继承人奥托,称祈祷是“开放的独白”。祷告者最初仿佛只是结结巴巴的独白,既而省悟独白过程中始终有一沉默者在谛听——于是恍然进入“开放”、“澄明”之境。不能不说其意境略胜中土宗教。
  但如此这沉默的谛听者便非人格神,而仅是一本体的存在。基督教说人之爱源于神之爱,然而我们在祈祷中与之相遇的那个上帝纯为一“理念”。柏拉图尝云对美人的爱应成为对美的理念之爱的初阶,未闻“爱理念”而导出“爱人”也。弗兰克指出,婚姻圣礼表明,基督教的神爱是对一人格神的爱。但这决非我们在祈祷中与之相遇的那个神。
  这就是为什么祈祷的人这样多,而懂得爱的人却这样少。人应在爱中成长,而不是在祈祷中成长;人应在爱中求超越,而不是在祈祷中求超越。然而——
  海德格尔有云:“良知只在而且总在沉默的样式中言谈。”佛界也好,魔界也好,都得学会无言,否则就不幸了。但冥冥中总有一种银样的鸣声追随着你,你不知道该对它珍爱抑或是不能忍耐。——是什么?答曰:誓言!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祷耶?誓耶?“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誓耶?祷耶?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