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拯救人类的努力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李继凯
期数
1995年11期
读赵一凡《洋“混沌人”如是说》(《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六期)确能提神醒脑、开心益智。但我觉得文中说“老海晚年的思想日趋悲观”似乎有点不妥。因为老海终其一生都有非常内潜而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拯救人类,为此也就要保护地球,保持生态平衡,以使人类能够在大地上诗意般地居住。也正是怀着这样的信念及相应的激情,使他对科技的负作用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剖析。他在论述这里时所用的语调即或渗入了忧患、犹疑和苍凉,但其间也自有“黄钟大吕或箜篌木鱼”的“阴沉之趣”。
拯救人类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人道”还是“天道”?“男道”还是“女道”?抑或是“天人合一”、“男女平等”之道?诸如此类的提问,对人类来说并非没有重要的意义。对此作出的回答定会有种种不同,但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即在男权社会于世界范围内跋扈了数千年之后,其男权本位或“男道”化的“人道”终于清晰地暴露出了其片面“人道”的真相,暴露出了这种“人道”制约下的“科技”所潜藏的巨大危险性。面对这样的危险,海德格尔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预见到并向人类发出了警告。惜乎人类忙于争战和掠夺性的生产,对“科技”伟力着魔般地执迷,长时期听不到或听不明海氏的声音,以致老海由衷地发出浩叹:“只还有一个上帝能够救渡我们。”但他心目中的这个“上帝”既非虚幻,而且实与男权神话中的“上帝”有根本的不同,这就是悄然呼唤着大地女神的力量:海氏曾对诗人荷尔德林倾心赞美的“大地女神”有着知音般的神会,并给予积极的称扬;海氏还曾假借希腊雅典的女神,唤醒人们去寻求超越技术理性的新尺度;他甚至还借梵高画的农妇之鞋大发诗意的议论,从农妇之鞋的履历中象征性地揭示了人对于大地的从属关系。由此我们会想到原型批评所关注的女神原型的置换再造及其拯救心灵的意义,还会想到歌德心目中的“永恒之女性”、郭沫若心魂中的“女神之再生”以及苏珊·格里芬心意间的“自然女性”等等,从而感悟到注重“女道”和“天道”在拯救人类陷入科技危险中的特殊价值。这用一部诗意的说法,就是在“自然女性的林中路”上去寻寻觅觅。
然而现在来看,这种寻觅仍很艰难,因为男权社会还有威仪,科技窃占了头把交椅,女性的异化也在继续……
拯救人类的努力
姚楠《星云椰雨集》
精英舆论
六百年前的南京城
腐烂的焦虑
还没有走下高加索的普罗米修斯
爱德蒙·威尔逊
《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丛刊》发刊辞
“小四清”与“大四清”之辨
也该同情日丹诺夫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