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想入非非
栏目阁楼人语
期数1995年11期
  一位科学家说,现在的科学发展可以用“想入非非”四个字来表征。因为科学发展到了现在,人们要研究的往往是要用“非……”来命名的了,如“非线性……”,“非决定论……”等等。
  科学家的话,壮了我们的胆,不妨也来谈谈编刊物的“想入非非”。
  《读书》早就是个“想入非非”的怪物。创办之初,虽有出版界的领袖人物为之撑持,然而得到的指示却是:不能办成机关刊物。“非机关刊物”这个“非”字,为它立下了基调。
  未经几何,当时的执事人发了一系列文章,标题均为“不是什么的什么”。后辈们反复思忖,觉得这是“想入非非”的进一步体现。“不是”即“非”;然而“非”之标的在何,还是“是”(后面那个“什么”)。也就是说,《读书》之求是,其途径往往为先“求非”。此一论说,指导了我们近十年工作。在“路线第一”的朋友看来,达到“是”之途径,其实只有一条。循“非”求是,岂非怪论。此所以持不三不四论说者,往往命运多乖。但究竟凡事均按路线斗争的办法已经不太灵了,所以刊物也就生存下来,以至今日。
  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如设中国之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是”,则通罗马之大路,原非一条。此“摸着石头过河说”之扑不破也。
  “非”“匪”音、义均近。持“想入非非”之论,虽则目标也在见出一个“是”字,却终究不如直截了当的“求是”来得名正言顺,而往往近于“匪”道。《读书》出到这一期,已满二百之数。整整二百个月份,月月在“是”、“非”中翻筋斗,讨生活。寻是生非,习非为是,以是为非,非中见是,今是昨非,彼是此非,是是非非,非非是是……编辑部文化阁楼上的三几个小脚色,人谓发疯,然耶?非耶?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