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语词的变迁
栏目
诗画话
作者
陈四益;丁聪
期数
1996年01期
先前说,“我们骄傲的称呼是同志。”现在不兴了,见女的要称小姐,见男的呢,称老板,若还三呼“同志”,必遭白眼,闹不好还甩过两个字来:傻冒!
有人对此作了这样的解释: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同志。诚然,诚然。但是,即便今天总经理多得一片树叶掉下来可以砸到三个,也并非人人都是老板呀!
先前见人问:“在哪儿工作?”现在不时兴了,见面要问“在哪儿发财?”据说,“发财”听着更喜庆。但是,对没发财、发不了财,乃至连工资也领不全、领不到的人,听到“发财”,不知是何滋味?
词语时时会有变迁。词语的变迁常常反映着社会思潮及人们心态的变迁。前些时去南方,发现一些久已销声的语词又已复活。旧时娼门的“坐台”“打钉”“打洞”之类;赌行的“开局”“翻梢”“抽头”之属,以及“盘子”“条子”“码子”等流氓切口,竟已在很大的范围里通行着。
天下事总是先有事实后有概念。如果不满足于听信所谓扫黄成果辉煌的表面文章,从这些词语的复活中也可以大抵窥知世相的。诗曰:
河西过罢到河东,
词语变迁类转蓬。
伏案雕虫滋味苦,
咬文嚼字看时风。
语词的变迁
开启通往主流文学史之门
师友之间
“不发表就发霉”
应召女郎的演变
一本书与一个世纪
《原道》创刊
谷文达与复制和重译的诗歌
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家的梦魇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