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参与这个时代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李辉
期数
1997年01期
历来以创作纪实作品为主的贾鲁生,闯进了长篇小说的领地。四十多万字的小说《无规则游戏》,之所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就在于,以创作纪实文学著称的贾鲁生,将他所深入体验的各种纷繁生活,他所亲身接触和了解的社会众生相,作为了整部小说厚实的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亲身体验,那些常人难以见识到的场面、细节,譬如汽车走私现场,譬如暴发户商人的种种举止,是小说家关在书斋里无论如何也虚构不出想象不出的。正因为有纪实文学创作的经验,才使得这部小说有着强烈的现实感。作者把生活的原生态,毫不夸张地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过去的创作中,贾鲁生已经表现出他对社会热点的敏感性,这是他获得成功的一个原因。但他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切感受,特别是他对经济问题的细致了解和透彻分析。我发现,还没有别的作家能够像他那样,真正融进了经济改革的大潮,还没有别的作家能够像他那样,从经济生活的一个个细微变化中,窥探到历史行进的脉动。他随时感应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准备随时解剖任何一种经济形态。他的作品,他的行为和状态,都表明,他从未游离于经济改革之外,他用他的方式,参与这个时代。
《无规则游戏》是一个新的证明。
你可以不赞同他的某些态度,也可以不喜欢他笔下的某些形象,甚至,你还可以因为作品色调过于黯淡和冷酷而指责他,但是,你却无法抗拒作品所提供的生活场面和人物形象对你的冲击。我觉得,有了这部作品,对金钱与现实人生关系的描写,才填补了一个空白。
贾鲁生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个时代真正改变人的生存状态的核心所在。金钱在他的笔下,不只是简单的是与非、善与恶的道德评判问题,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社会生活的细胞。是它们一方面将人身上创造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也将人性恶的一面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它们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人物性格的形成知发展,围绕着它们,情节才得以展开,人物形象的塑造才得以完成。在这里,可以看出高阳的《胡雪岩》对他的影响,主人公邝野也带有不少“胡雪岩”的色彩,但对作品起决定性作用的,无疑还是他所熟悉的生活和人物。
贾鲁生并不想简单地对所描绘的生活和人物做出评判。社会变化着,生活流动着,许多事情尚不可能匆匆得出结论。也许那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的任务。一个作家,他的职责在于生动地描绘它们,记录它们,给读者提供巨大的欣赏和思索的空间。仅此足矣。
虽然他有时忍耐不住,还是喜欢跳出来发表洋洋洒洒的议论,其中不乏精辟独到之处,但作品最为成功的地方还是在于人物形象本身。人们习惯使用的标准,在这里恐怕要失去作用,因为贾鲁生并不想仅仅根据一些生活现象,就匆匆地将人物划归为好或坏、对或错的不同阵营。他看重的是,十几年来中国巨大的社会变革中,不同的人因金钱对生活的介入而发生的变化,看重的是,在这样的变化中,各自命运的发展。他的笔下没有英雄,但也并非脸谱化的恶棍,正是这样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他所铺展开来的历史画卷中的众生相。他将深刻的历史分析,融进了人物形象之中,使得我们在感叹人物性格的同时,也就更为真切地触摸到了历史脉搏的跳动。
(《无规则游戏》,贾鲁生著,将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参与这个时代
留下的,留不下的
李商隐研究中的一个新观点
成为中国那一代的知识分子
一部值得重视的书
重返理性故里
寻找现代化民族化的结合点
朴实无华 自然逼真
隐蔽的遗产
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对话·经济人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