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建一座良心博物馆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顾春源;春英
期数2000年07期
  读了《古人早已见到》一文(《读书》今年第三期),心中久久不能平静。看过太多的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自己辩的文章后,终于见到一个显然也有身份地位的人——大学教授黎烈南不加掩饰地说出了自己少年时代的劣行:“为了入团,我积极向团组织靠拢,写了入团申请书。然后开始了对父母的背叛,我让他们彻底交代反党言行,对他们态度开始严厉,最后甚至不叫爸爸了。”看到人到中年的作者那痛切的反省与自责,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父子反目,兄弟成仇,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代人曾有过的丑恶嘴脸,卖友求荣,弑父求功,是那个时代的家常便饭。
  遗憾的是,今天看到的文字,大都是那个时代的“过来人”,对于时代加害于“我”的声讨,几乎没有人站出来坦承自己对别人、对社会曾犯下的“罪行”!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受害者”。
  还是在十几年前,便有巴金先生大声疾呼:建一座“文革”历史文物博物馆,留下实物,记住历史,以警示后来者!然而,巴老固然算得上“人重”,却依然应者寥寥,声音终于被湮没了。如今黎先生的发言,可谓振聋发聩!
  建一座有关“文革”文物的博物馆固然重要,但把自己的“劣行”说出来,立此存照,建一座良心的博物馆,又何尝没有必要呢!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