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谈谈谷崎及许啸天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刘法绥
期数
2000年08期
读了二○○○年四期《读书》上文洁若先生《日本的两部家族史》后,我想起了谷崎润一郎作品的最早中译本《神与人之间》。译者为李潄泉,上海中华书局一九三四年出版,属该书店所编辑之“世界文学全集”之一种。
这本书的扉页是谷崎氏的肖像。他着中式对襟夹衣,背后一幅汉字对联,依稀可辨上联有“无聊可借”、下联有“何须多”等几个字。肖像后是《译者叙》、译者撰写的《谷崎润一郎评传》及《年谱》(谷崎年谱止于昭和二年即一九二七年)。译者在《译者叙》中介绍道:“谷崎氏在日本近代文坛建筑的金字塔是巍然在东岛的朝日夕烧中放着特异的光彩”,评述谷崎作品选材特点是“他捉住了近代日本青年的心灵深处的某点”。书内所收的作品则有:《神与人之间》、《前科犯》、《麒麟》(孔子见南子的故事)、《人面疮》(以上均为小说)、《御国与五平》(独幕剧),约二十二万字。值得一提的是,书的正文与版权页之间,有两页新书广告。其中一本是张闻天同志翻译的《琪臛康陶》(Gabrieie Daununzio:
Gioeonda
)。
这期《读书》的首篇《“东方主义”与“东方学”》,提及民国初年的学者许啸天先生。读后,笔者心中竟产生了一点小小的激动。许啸天是我国现代话剧运动的开创者和促进者之一。一九一四年初,他即建议成立话剧团体的联合会,是年三月,各话剧团体负责人在上海四马路(今福州路)共和春开会时,许即是到会的二十人之一。不仅如此,他还对《诗经》、《墨子》、《战国策》、《史记》等撰考证作注释、译白话,又给《红楼梦》等十六部古代小说加新式标点并作序。一九四八年十二月,许氏不幸在上海外滩死于车祸,时任诚明文学院教授。现在知道许啸天其人的恐不太多了。对于逝去时代的学界并非大师但偶一闪过光的人,适时适当提及,也是对中国学术发展中阶段进步的一种肯定。
谈谈谷崎及许啸天
解构的快乐
“深入浅出”及其他
语言就是语言
卖书者言
夏商周离我们有多远?
初识陈伯达
“学术中心”何处寻?
梁遇春:“酝酿了一个好气势”
天人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