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朱元璋指导写作
栏目
读书平台
作者
王培元
期数
2000年09期
看到第四期《读书》的时候,正在读郭预衡先生撰写的《中国散文史》第三卷。这一卷开头便讲到,朱元璋不但“雄猜好杀”,“以文字疑误杀人”,而且对于文章写作,干预很多。如开国之初,曾拟建阅江楼,旋因恐遭天谴,又停工不建。虽不建楼,却令群臣为楼作记。宋濂的《阅江楼记》便奉命写于此时。可是宋濂等人的文章,朱元璋皆不满意,以为“大意比比皆然,终无超者”,干脆自做一篇,以为示范。君臣唱和、应制写作之事古已有之,但像朱元璋这样命题作文、妄自尊大、鄙视群臣,在历史上则是创举。
不仅如此,朱元璋有时还挑剔古人的文章。他对韩愈、柳宗元的文章都有自以为是的评议。有一次视察学校,看到有的学生在读柳宗元的《邕州马退山茅亭记》,他颇不以为然,便写了一篇《谕幼儒敕》,作为“指示”,认为柳文“是为无益也”。他对韩愈的文章也有批评。在《驳韩愈颂伯夷文》中,他说韩文之疵,在于“过天地,小日月”。又在《辩韩愈讼风伯文》中写道:“吾观韩愈《讼风伯》之文,知其为人也,似乎欠博观明道理,格物致知犹未审其精。”而且以为“今之儒者,凡著笔之际,勿使高而下、低而昂,当尊者尊,当卑者卑,钦天畏地,谨人神,必思至精之言以为文,永无疵矣”。
由此看来,正如郭先生所说,朱元璋虽以和尚、游丐而为天子,后来靠了在马上“扫盲”,粗通文墨,然而却偏要以其帝王之尊,指导儒者文士如何写作。这恐怕可以算是这一期《读书》上陈四益《权力与学问》一文的绝妙注脚吧。
朱元璋指导写作
聂绀弩《北大荒歌》手稿
我观存在主义哲学
假作真时真亦假
黑暗时代的智慧火种
捍卫童年
“老娘沽”
执行或宽松,概念莫大意
概念的贫困与贫困的批评
永存不灭的童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