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再说“智力类型”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李玉国
期数
2000年11期
读罢孙广振先生的《大师,困惑者,刺猬与狐狸》(见《读书》二五一期)意犹未尽。愿补充一二。
一九六三年秋,哈耶克在芝加哥大学的演讲中曾把学者分为脑清目明型(clear-minded type)和头脑模糊型(woolly-minded type)。
后来,哈耶克又在《论两种智力类型》一文中将其分为通才型(master of his subject)和困惑或糊涂型(puzzlers or muddlers)。我认为孙先生的“大师”译法不如林毓生先生的“学科通人”更为达意传神。毕竟,“狐狸”、“刺猬”也罢,“困惑”、“糊涂”也罢,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当然,master亦有“大师”意。
哈耶克之所以对此加以分析,是因为他要针对欧美教育政策加以评说。他认为大学入学考试将会使许多有原创力的“困惑型”人才遭受冷落甚至摒弃。然而在校成绩差,日后对学术产生重大原创贡献的学者大有人在(如爱因斯坦)。因此,哈氏认为一个学生如果愿意放弃常人的享乐矢志向学,就应该给他免试入学的机会。这样庶几可抗衡会考试而原创力不佳的学生充斥大学校园。
在我国,上大学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的梦想。因此哈氏此说未必适合我国高考情况。但哈耶克关于“智力类型”的分析,确实对我们的教育模式有警醒作用。
再说“智力类型”
蓬屋说诗(二)
漫话《抗战八年木刻选集》
论翻译书
哪有世外桃源?
当代文学思潮中的“别、车、杜现象”
是不是庸人气的流露?
中西历史比较研究的新思维
满洲候选人
重读张闻天同志的《庐山发言》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