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谁给了椅子生命
作者韩立平
期数2001年02期
  意大利未来主义创始人马利涅蒂的名作《他们来了》叙述的是一个“他们”要来却最终没来的故事。豪华的客厅里摆放着一张高大的安乐椅和八张普通的座椅。总管先后四次上场,分别向仆人传达四个不同的命令,只是最后一个命令由一堆毫无意义的字母胡乱堆砌而成。仆人根据命令,先后对一张安乐椅和八张座椅进行不同的设置。前三次分别设置成开会、睡觉和用餐的情形。最后一次是把椅子排成一直线,安乐椅在前,座椅紧随其后。然后仆人熄灭吊灯,颤栗着蜷缩在角落里,痛苦等待这九张椅子在黑暗中缓缓走出客厅。马利涅蒂超出常理使椅子自己走动起来,那么是谁给了椅子生命呢?
  安乐椅和八张座椅分别对应着一直没有出现的“他们”——主人和他的八位跟班。在主人的意愿和九张椅子的摆设方式之间存在着两种中间物:总管和仆人。总管的前三次传令和仆人对椅子的前三次设置隐喻着主人的三种生存状态:工作、休息和饮食。作者始终不让“他们”上场,目的是使这三种状态浓缩在有限的时空内,从而有意识地切除了总管和仆人完成多个不同命令之间所必需的周转时间。一个命令刚被完成就因为主人意愿的更换而丧失了存在的意义。最后一次,椅子竟然自己向它们的主人走去。在马利涅蒂看来,仆人作为中间物的作用已经丧失殆尽,仆人在前三次对主人意愿的绝对服从中已完全丧失他作为个体生命所拥有的自我独立意识。因此与其让这样一个拥有生命而无意识的行尸走肉存在于主人和椅子之间,不如把他的生命送给椅子,从而减少主人实现其意愿的步骤和时间。同样,总管也是徒有生命而无意识的中间物,与仆人不同的是,他是用语言来实现主人意愿的。当作者把总管的生命送给语言时,字母便会自己从总管口中跳出来传达主人的意愿,自由组合成人类无法理解的语言。
  未来主义的精神是反传统。马利涅蒂说:“博物馆就是坟墓。”当我们在博物馆中把我们的传统视为“主人”并遗失了我们的独立意识时,我们便是在走向那没有生命的坟墓。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