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隔膜
栏目
诗画话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1年07期
明清之世的海禁,使中国同世界隔绝开来,以致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连位高爵尊的贵族、官僚也蒙然无知。那情形同这个世纪下半叶大致有些仿佛。
因为无知,办起事来就常常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不免扞格。比如,在中国要办成点事,不吃上几桌大致是没戏的——所谓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于是凡老外来华,一概宴请,每请必要七荤八素,直吃到月上东山,杯盘狼藉。及至自己出国,以为来而不往,安有是理?结果人家一道汤三道菜就算最高礼遇,直到“端茶送客”之际,等着上“主菜”的同胞只好空腹而回。
又比如,在中国,要想名字收入《辞海》,谈何容易!于是若有哪位同胞说是名列什么外国的名人录或名人字典之类,便肃然起敬,报刊往往还发消息,真好像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许多年后,等到中国人也玩起了这套把戏,才恍然知道,这些东西都是用钱可以买的。
把一切老外都当作敌人,是过去;把一切老外都当作阔佬儿,是近时,都曾使我们大上其当,而骨子里依旧是隔膜,等到法轮功的骨干分子到美国瞎折腾一气,我们才又懂得,美国各地政府的公关部门,批准任何组织搞个什么日,授予某个人一个什么证,简直是小菜一碟,并不是那些人真的在美国大出了风头。
这二十多年,中国的各级官员出国“考察”,如过江之卿,但隔膜似亦依旧,就像没考察时一样。
诗曰:国门紧闭隔膜多,
开放国门又若何?
蜂蝶成群飞海外,
归来不见唱新歌。
隔膜
“打”出一个“文化场”
思想政治工作也要改革
《读红楼梦札记》
钱锺书的两首佚诗
困难与跨越: 关于弥赛亚(上)
我们的文化难题
曹禺的苦闷
反文化的失败
高僧与名僧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