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照相排字
作者丁一
期数1979年02期
  一说起印书、印报,就会令人联想起那不到一英寸高的铅字,这个铅字经过雕刻铜模,铸出字后,不论其大小如何,高度都是一致的,它在排字架上是按照使用频度排列的,排字工人必须谙记铅字安放的地位,熟练准确地对照原稿逐个捡出铅字排版成页。因此,它的劳动生产率有一定的限度,目前,一个工人每天平均捡排七至八千字,熟练工人可以达到一万字左右。
  近来,有些书刊,从印刷字体来看,跟用铅字排印的一样清晰易读,但它不用铅字,而是利用照相的功能来实现的,完成这项工作的机械,叫做照相排字机。
  1896年匈牙利曾经试制过照相排字机,到1898年英国开始使用。在排印拉丁文字方面,西欧各国在1910年前后推广使用。日本从1928年开始生产能排汉文的照相排字机。因为排汉文的照相排字机字数多,在结构上较为复杂。我国在五十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了照相排字机,迟到1964年才开始生产照相排字机。到目前为止,大约有一千多台照相排字机活跃在印刷生产线上。现在有人经常把用高温熔化铅铸出铅字排版的整个工序叫做“热排”,而把废弃热借助光学原理排版的整个工序叫做“冷排”。照相排字就属于冷排。
  照相排字机的原理,简单地讲,是打字机和照相机的结合。照相排字机上的字模盘相当于打字机上的钢字盘。工作时,是应用打字机的道理来寻找字模盘上的字的。字模盘上一般排放三十五块字模板,每块字模板上排列着273个空心阴文字。字模盘能前后、左右移动。在照相排字机的最上部装着相当于照相机暗盒的转筒,在转筒里卷上能感光的胶片或照相纸。转筒与字模板之间装有镜头系统。在字模板下面装有光源,供选字和照相时用。操作时,用手移动字模盘,把选中的某一个阴文汉字对准镜头,扳动快门,字模板下面供照相时用的光源便点亮,光透过空心阴文字,使这个字经由镜头拍到照相纸上(或胶片上)。随后转筒移动一格,准备拍第二个字。这样逐字、逐行继续拍下去,最后取出照相纸,经过显影,便成为一张整齐的阳文字底版。拿这张照相纸当做原稿,如果要想用凸版来印书,通过照相制版手续,翻拍成一张阴文底片,用来晒制预涂感光性树脂的凸版,以代替铅版。如果打算采用平版胶印来印,就翻拍出一张阳文底片,用来晒制预涂感光液的铝版,以代替往常用的锌皮版。
  台照相排字机的用处究竟有多大呢?
  它的字模盘可以容纳九千五百五十五个字,外加备用的字模板,总数可达一万个字。在字模板的上部的镜头系统,一般般配备二十个镜头外加四个变形镜头共二十四个。这些镜头就象高级显微镜的物镜那样能转动更换。调换焦距长短不同的镜头,可以把字模板上的字放大或缩小,若结合变形镜头,可以作出四种字形(长方形、扁形、右斜形、左斜形)的变化,因此,一个正方形的字就能得到一百种变化,而有了一台这样的照相排字机就能单独完成一本书的排版任务。从而不再需要铸字设备,节约了大量有色金属、厂房面积,还防止了铅的公害,使车间保持清净卫生,减轻了排字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排版工序的劳动生产率。现在排汉文的速度,每分钟可排十五至二十五个字,熟练之后,超过手工捡铅字的速度是完全可能的。
  排汉文用的手动照相排字机还可兼排外文、表格、数理化公式、花绞等,如果配合以胶印,可以大量印刷书籍、杂志、辞典的文字稿,也可以用来排印地图上的变形地名。印出的字迹比用铅字印的要秀挺,字边不毛,而且没有断笔道现象。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尽管上面讲的照相排字机有种种优点,而且正在加快步伐利用它来淘汰延续使用了五百多年的铅字活版术。但是,它还是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主要的一点是改版难,即在照相纸上排成版面后,要再作改动,不象铅字版随意取掉一部分、立刻补充一部分那么方便。而是要把去掉的部分从照相纸面上挖下来,贴上补充的部分,这就要求两者是等量的,尽量在一段文字里改动,万不得已,也要把挖贴的范围限在一页之内。一旦要求串页改动,就有可能损坏版面的编排设计。其次是排版,原稿字数较多,必须分别由数人合作来排版,就得事先根据编排设计要求,为了“避头点”,要计算字数注明起讫记号(分篇,分章的书,可不必这样做,按章分给各人去排就可以了),这样做减低了照相排字的效能。为了省去这个繁琐手续,有人采取排毛条后剪辑的方法。
  最近,为了控制标点不排到行首,解决挤字齐行,划线,竖、横排选择,西文自动对齐等一系列组版计算功能,在上面讲到的照相排字机上加装了一个小型计算机,做到了自动计算定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平时习惯把前面讲到的手动照相排字机称为一代机,而对于加装了计算机,改进了操作规范的照相排字机称为一代半机。
  在国外,自六十年代起,花样又已翻新,自动电子照相排字机应运而生。做法是先打出由孔符组字的纸孔带,然后送到电子照相排字机里排字。这时候一秒钟能排出十五至二十个字,可是借用穿孔键盘打纸孔带一秒钟只能打一个字,跟不上排字的速度。一般称这为二代照相排字机。如果电子照相排字机的排字部分采用了阴极射线管,使排字速度一跃一秒钟达到一百至二百个字,甚至高达二至三千字,称此为三代照相排字机。
  为方便校改工作,缩短校改时间,把打好的纸孔带装进汉字电传打字机上,打出的字通过光学系统反映到显象屏上,直接视读校对。发现错误,把需要改正的地方,先用游标定位,借助光笔抹去错误之处,同时补打新字插入。这种显象屏能容纳三千字,可做到删改和改排图文,由电子计算机的程序控制来搞自动串行。待校改完毕,便从输出端出来一个改正好的新纸孔带和一张转拍到感光纸上的新校样,送编辑部重审。
  最近,信息科学的发展,能够将文字、符号和带深浅调照片的一切图象信息都变换成数字符号,可以在一张底片上同时照排出图象和文字的电子照相排字机已经问世,称之为第四代的全电子式自动照排机。
  上面讲到,排字部分一秒钟可以达到几百字甚至几千字之多,而打纸孔带的速度一秒钟只能打一至二个字,相比之下差距太大。为了弥补这个缺点,欧美各国先后研制成了光学识读器,通过光学元件扫描打字稿,扫描速度达到每分钟一千五百个字,基本上超过了二代机的排字速度,但这是用来排西文的,而西文字笔划最多不过四笔,它对汉文排版就不起作用。于是,有人就考虑用声音输入来代替打孔纸带,估计这项技术迟早会研制成功,到那时只需照读原稿就可以排出版来了。
  归纳起来,照相排字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而铸排机就不能。如果和胶印相配合,将成为最理想的制版印刷方式。它将以能够保持环境清洁,缩小厂房面积,排版质量优越和逐步降低成本等有利条件,逐步得到推广。
  照相排字技术尽管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件新生事物,它能不能得到普及推广和获得应有的评价,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
  目前,给出版社负责编辑和出版工作人员的印象是,照相排字费用太高,对原稿的要求过于严格。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缩短出版周期,提高印刷质量,防止铅公害,势在必行。而活版的制版费用仔细一算,由于占用厂房面积大,使用的劳力多,制成铅印版的过程繁琐,加上印刷时上版时间长等因素,决不算便宜。因此,出版社只要满足印刷厂提出的以下几点要求,就能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出书效率的目的。
  一、出版社编辑部不要以发稿作为完成任务的界线,宁肯延迟一些发稿时间,在发稿之前尽量对原稿进行加工,以减少由于下一步改稿而带来的一切浪费,因为送校后更改原稿或变动版面设计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为了使排版期限充裕,希望尽早提出容易识读的完整原稿,这对加快出版周期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人们看到的文字数量越来越庞大,从发展眼光看,迟早必然会利用电子照相排字机来排版,所以出版工作者应该积极同印刷工作者一道促进这一技术的推广。为此,在照相排字的过程中,编辑部门要注意听取由于原稿不完备而提出来的种种意见。
  印刷主管单位和印刷厂应把手动照相排字当作连接活字排版和电子照排之间的桥梁来看,进一步增强对手动照相排字的信心。关键的问题是,照排出来的文字,必须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为此,必须尽快研制出一套专供手动照排和电子照排用的美观大方的字体。在设计这套新字体时,必须对光学原理有足够的理解。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