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男人的“不缠足运动”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张鸣
期数2001年10期
  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的政治变革。初登政治舞台的维新派志士,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从思想启蒙到制度变革,从强兵富国到科举改革,大事要事急迫得挤破门,但是,维新人士所热衷的要务,除了政治变法之外就是妇女的“不缠足”。
  康有为初出茅庐第一件“维新事业”就是组织“不缠足会”,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没断了为“不缠足运动”鼓与呼。开明的士大夫,从封疆大吏(张之洞)到秀才童生,一时似乎都把“不缠足”当成了非办不可的要务。
  这些发起和参与“不缠足运动”的健将,都是当时中国站在前列的男人。不言而喻,这样的“妇女解放运动”势必充斥着男性话语,放足无非是为了“宜家”“善种”。问题是,在那个百事待兴,手忙脚乱的时候,一群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大男人,为什么偏偏对女人的脚这么感兴趣?
  缠足的恶习实源于中国男人某种畸态的性心理。进入近代以来,中国人蓄辫和缠足两大特征受到了西方人最无情的嘲笑。蓄辫有关清朝“国体”,想动太难,而缠足却可以“革”掉。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西方人视之为不开化的“土人”,羞于“野蛮贻诮于邻国”(康有为语)。可是,遍地的小脚却成为“西方说法”的一个活生生的证据。恰是急于抹掉这种耻辱印记的强烈冲动,才使得作为中国近代化运动之一的戊戌维新,被抹上了一笔“妇女解放”的重重油彩。运动中人把“不缠足”上升到“保种”的高度,其实只是运动展开后的一种夸张性思索的结果。当然,作为运动的副产品,传统士大夫嗜痂成癖的“品莲(欣赏小脚)”性意识也受到了冲击,维新人士视之为“轻薄猥贱之事”(梁启超语)。在羞惭缠足习俗的现象同时,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心理也感到了羞惭。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大张旗鼓向西方学习的戊戌维新,不仅有西学东渐而且也有西俗东渐的内涵,虽然后者仅仅是个开始。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