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学问之事,庸何伤?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戴建华
期数2002年02期
  《文史》在学术界的影响尽人皆知。一九九八年秋天,《文史》头四辑重印了,展卷而观,果然都是大家手笔。然而,第一辑祝文白(廉先)先生《文选六臣注订讹》文后“跋语”颇有些出人意表。跋曰,昔年著文,“先后就正于吴雷川、张阆闻、邵裴子、沈士远、缪彦威诸师友”,“诸”字前有省略号,竟为九个圆点,当时诧异之余,还推想过那省略者究竟为谁。
  前几日,无意中于旧书肆获购《文史》创刊号初印本,翻到省略号处,却见并没有省略号。新旧印本一对照,原来省略者只一人,是陈彦及。查《辞海》获知,陈布雷,原名训恩,字彦及。他是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国民政府的教育部次长,兼国民党的中宣部次长。想到初版是一九六二年,不免为作者捏一把汗。又见跋语“一九五四年祝廉先文白谨识,时年七十有二”,到文章发表时,作者年已八旬,或许就躲过一劫了吧?
  但躲了和尚躲不过庙。从傅璇宗先生《濡沫集》中《文史掇议》一篇里得知:当年“经人指出”,害得责编沈玉成先生做了检查。不过当时的中华书局领导并没怎么追究,丁树奇先生批示“可以写一个经过情况,并拟订今后防止这种问题的办法”,萧项平先生批示“这篇文章我也看过,不能推卸责任”。庆幸之余,又想,真的就应该这样吗?于是又想到另一件事。
  一九六一年,章士钊遵毛泽东之意决定重印《逻辑指要》一书,曾作一自序云:“一日,主席毛公忽见问曰:‘闻子于逻辑有著述,得一阅乎?’余蹴躇答曰:‘此书印于重庆,与叛党有关,吾以此上呈一览,是侮公也,乌乎可?’公笑曰:‘此学问之事,庸何伤?’”所谓“与叛党有关”,指的是《逻辑指要》初版(一九四三年)自序谓“今岁二月,吾为国民参政会事,于役重庆,议长蒋公以精神之学教天下,审国人用智浮泛不切,欲得逻辑以药之……”云云。原来《逻辑指要》是奉蒋介石之命而作,毛泽东不会不知道,但他一句“学问之事,庸何伤”,就轻轻带过去了。这总算一段佳话。谁知事后不久,就文网渐密,举国上下噤若寒蝉,在今天真是不堪回首了。
  然而,事过境迁,到了一九九八年,重印一本旧刊,还有必要去掉一个“陈彦及”,添上一个不甚规范的省略号吗?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