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做官的道德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卢敦基
期数2002年05期
  做官的人是要向百姓宣讲道德的,但是前提是他自己须讲道德。精巧的官场结构,复杂的政治迷雾,固然可以一时掩饰不讲道德的官员的真相,但是,就从那一刻开始,他们宣讲的道德便再也不能打动聆听者的心灵。道德,有时是靠生命而不是靠言辞来体现的。
  春秋时晋国的李离,是晋文公的狱官,主持法律事务。他在审理一桩案子时,由于听从了下属人员的一面之词,将一个人冤死。真相大白后,李离准备以死赎罪。晋文公说:“官有贵贱,罚有轻重,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又不是你的罪过。”但是李离说:“我平常没有跟下面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我拿俸禄在这个机关里最多,也没有与下面的人员分过。现在犯了错误,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我又怎么做得出来?”晋文公说:“你以为你有罪,我是领导你的,那么我也有罪了?”这一句话明明给李离找了一个最好的下台台阶,可李离仍回答说:“国家对我这种官职有规定:错判人受刑,自己也得受刑;错判人受死,自己也得受刑。国君因为我能察微决疑,所以才让我到这个职位上来。今天我犯了错,罪当死,我赴死无悔。”他拒听晋文公的命令,伏剑而死。
  李离为官的道德就是享有权利并负担相应的义务。官员只享受权利,而不负担相应的义务,就会导致偌大一个天下,没有什么真正主动引咎的官员。将成功与失败全归于不是个人的组织,从某种角度看固然有利,但是它也泯灭了人的羞耻之心,泯灭了人们的基本道德。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