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清谈与威压
作者
李恩柱
期数
2002年09期
国人对“清谈”没有好感,或谓之空谈,但周谷城先生在其《中国通史》中说:“其实清谈并不是空谈。反之,它是有内容的,且其内容非常丰富,大别之可分为三种:(一)哲理,以‘老’‘庄’‘易’为主;(二)经义,以‘五经’为主;(三)佛典,以‘大品经’等为主。”翦伯赞先生的《中国史纲要》分析清谈时,则对魏晋时期提供给人的生存环境予以关注。在叙述残酷政治斗争的同时,对意识形态上居于支配地位的儒家僵死的教条也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宗白华先生在《艺境》中亦有专文阐述这个问题。他认为“被后世诟病的魏晋人的清谈,本是产生于探求玄理的动机”。这都说明清谈与空谈有根本的不同。
那么魏晋时期为什么产生清谈呢?范子烨的《中古文人生活研究》一书属专题研究,对清谈起源、分期的阐述比通史更从容详细。比如分析清谈的起源时,引征了陈寅恪先生的一段话:“清谈的兴起,大抵由于东汉末年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与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此段话见于《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对推断历史人物的言行有相当的意义。魏晋士人清谈之举似是怪异,但想起东汉后期的党锢,却不难理解。朝廷的威压,对士人最直接的影响有两个:一是使他们改变话题,再一个就是沉默。魏晋文化人选择的是前者,就如清朝文化人皓首穷经孜孜考据一样,结果一方面是研究深入下去,另一方面是文化人品格朝沉默寡言的方向推进,一头钻入书本,说些有用但距离人们生活很远的话。
清谈与威压
流行音乐不是流行的音乐
呼唤学魂
犹太教的经典
说“已然则尝然”
标点与织物
“独为神州惜大儒”
人生境界与文化理想
《世界之窗》出版
“做学问是一种责任”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