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怠惰因子
栏目
诗画话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2年11期
中华民族向以勤劳著称。自然环境的恶劣,人口的压力,加上军事官僚集团的庞大与奢靡,做苦力的中国人必须加倍努力,才能生存。但是,我们也有怠惰的遗传。
怠惰因子,表现于精神领域:思想上,我们惯于接受圣人现成的教训,而懒于独立思考;政治上我们寄望于明君,而不肯自作判断;法治上我们期待清官,而不思改造官僚体制;道义上我们求助于侠客伸张正义,而无能自救。总之,我们总想由圣贤、明君、清官、侠客,替我们把一切都想个周全、做个周全,恩赐一个好社会,而不是由自己动手建设一个好社会。
然而,这种怠惰因子并非百姓所固有,它多半是外力植人的——靠着长期武力的和话语的霸权。消除怠惰因子,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标志,而因袭的力量却强化着怠惰因子的承传。如果依附的人不能成为自立的人,尽管各样的名词可以走马灯似地转,骨子里依旧只是总管们治下的奴隶。
诗曰:勇敢勤劳莫漫夸,
乞恩怠惰亦传家。
不思民主思明主,
哪得中华现代花。
丁聪画
怠惰因子
没有“母亲”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安吉柏格《实用机器人学》
两亿字的指标
“白领文化”
俄罗斯转型:从叶利钦到普京的转折
港台和海外学者的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难矣哉如释重负
“克里斯马”说(外一篇)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