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宇航员信箱
栏目宇航员信箱
作者秦月
期数1998年第10期

  四川省马尔康中学初二(1)班何文豪同学问:据说曾应贵刊邀请到过中国的美国宇航员杰利·罗斯将于最近升空,完成首次国际空间站的部份组装任务,我想知道一些有关情况。

  答:太巧了,在收到何文豪同学的来信前,我们的老朋友杰利·罗斯上校发来了电子邮件。

  他以兴奋的心情告诉我们,五十岁的他最近幸福地做外公了。而且是在他即将奔赴太空,领受国际空间站的首批组装任务之前,这使他感到格外的振奋与鼓舞。我们这才想起来,老天,罗斯上校已经五十周岁了。但在我们整个编辑部都把这位特别具有军人风度的空军上校看成三十多岁,深具成熟男人魅力的青年!正好,主持人秦月正准备前往美国参加第56届世界科幻大会,并将去拜访NASA。便专门派人上街为罗斯上校新生的外孙女买了一对银质的小手镯,希望这颇具中国特色的礼物,能给他们一家带去我们由衷的祝愿。

  按计划,今年11月,空间站的第一个大型组件将从哈萨克斯坦拜克努尔航天中心升空。这个大型组件由美国出资,俄罗斯制造,被称为功能货舱,是一个重达20吨的多用途电力供应和推进舱,用以保证初期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

  今年12月,“奋进号”航天飞机将把空间站的第二个组件1号节点舱送入轨道。届时,杰利·罗斯上校将“走”入舱外的太空中,和吉姆·纽曼一起把两个组件间的电缆接上,并进行太空站组装。1号节点舱除一个实验室外,立体部分用于宇航员的生活起居。为扩大空间站的生活区规模,2001年还要发射另一个节点舱,美国航空航天局空间站计划主任布林克利说:“建造空间站与兴建住房截然不同,建房都是先竖起房子的外框架,然后再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完成;而建造太空站,你得首先兴建盥洗室,解决生活问题,然后再加装上其它的舱体,一次装一个舱。”

  江西省乡宣县西茶煤矿小夏问:太空行走看起来轻松自如,想来却肯定不太容易,请问宇航员在地面如何进行训练?

  答:谈起太空行走,已有4次此种经历的杰利·罗斯却掩饰不住兴奋之情,他说:“那简直令人吃惊,不可思议。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停下工作来环顾四周,心里想‘这太神了!我居然会在这儿!真是难以置信!”

  训练太空行走不外乎两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将全副装备的宇航员放入水池中练习太空行走。这个水池60米长、30米宽、12米深。准确的名称是“中性浮力实验室”。宇航员在水下,为太空行走,要进行10倍以上的训练。

  太空行走不是舱外漫步,而是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精确的工作,水下训练主要就是对即将担任的工作进行演习。杰利·罗斯说:“其实,在水下要比在轨道上困难一些,水中训练就像腿上绑着重物跑马拉松一样。”

  而随着电子虚拟技术的进展,宇航员们也有了第二种手段,在虚拟现实实验室里进行模拟训练。这种训练相对水池中的训练来说,就轻松多了。当你戴上虚拟现实头盔和手套时,就真如身处太空之中,将来会经历的一切立即呈现,而各种感觉也与那时一模一样。

  将与罗斯一起完成首次国际空间站组装任务的吉姆·纽曼这样描述他在虚拟训练时的感觉:“我突然就置身在了太空之中,第一感觉就是非常晕眩,试图想抓住点什么东西。我看见功能货舱已经到位,连上面的手柄都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