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奇想
栏目奇想
作者唐风
期数2000年第11期
第九期奇想擂台的胜利者是四川华蓥张立燃,不过汪嘉弛和倪杰跟他的票数很接近。奇想似乎拉不开距离了。
2107C是一颗普通的木星族彗星,穿行在木星系复杂的引力场中。2107C本有望成为众神之王的又一名卫士,可木卫二偏偏出现在它前进的道路上。
彗核冲入木卫二的冰壳,粒子流还切开了冰层下的岩石。一瞬间木卫二仿佛停止了转动。第一个弹性波在三秒内扫过大半个冰封的星球。亿万年的坚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式地爆裂,岩石雨从天而降,把破碎的冰甲撕裂成更多的碎片。
星球表面的融化没有持续很长的时间。当严寒将木卫二再次凝固时,人们从望远镜中看到的再不是光滑、明亮的球体,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毛茸茸的阴影。在那里,到处是几千米高的冰山和幽深的峡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对天文比较内行,不过这似乎反而限制了赵洋的发挥。这是篇非常规矩但缺少细节的短文,读者中说不定有人会说:“见鬼!这是个景……但奇在哪里?要我自己去发现吗?”)北航赵洋
天空开始发光了,先是一些晃动的灰色条纹,接着条纹越来越亮,很快整个天空变得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瞬息万变的图案煞是好看。我知道这没什么稀奇——番茄星没有太阳,全靠附近一颗中子星强大的辐射能激发大气层而发光,或者说,它的白天是“极光”天。
我已经趴在这里被不知名的虫子咬了一夜,却什么有趣的东西也没发现。当然,这对一个探险家来说也没什么稀奇。
湖面上终于出现了一条木船,我急忙将望远镜焦距调好。
木船上有七八个长尾巴的番茄星人,其中一个被捆成粽子模样。看服饰,他显然属于另一个部落。船到了湖中间停了下来,一位头领模样的番茄星人挥了挥不知是什么动物的长骨头,只听“咕咚”一声,异族人被扔进了湖里。
几分钟后,只见那个头领模样的番茄星人又挥了挥长骨头,于是那个异族人又被七手八脚地拉了上来。几个番茄星人围了上去,像摘果子一样把刺鱼一条条从异族人身上拔下来,扔到船上一只木桶里。
接着,还没等那个痛得龇牙咧嘴的异族人把气喘匀,又是“咕咚”一声。
(缩脖子,鸡皮疙瘩全体集合。陈浩的设想很含蓄很出色,而且极光和刺鱼完全可以写成两则“奇想”,所以……也很慷慨。)浙江金华陈浩
两个行星互相绕转,又围着同一个太阳公转。它们都有着覆盖全球的海洋。在两星上生活着一种生物,叫“星洄鱼”。由于两星的海洋存在着不同的生命化学过程,星洄鱼在两星上也有着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A星上称为生长期,B星上称为成熟期。星洄鱼是单性繁殖卵生生物,它在A星上发育并不断长大,等待交汇期的到来。当两星接近时,强大的潮汐力使它们的海洋在空中相连,星洄鱼带着满肚子的卵向同一海区集中,并在天崩地裂般的巨浪中到达另一颗星。它们中只有最强壮的才能完成任务,自然选择在这种奇异的环境下依然有效。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有个叫黄子祥的作者写了一则“外星生物”,内容是跨行星的候鸟,这一篇与他的文章有点相似。不过用星球潮汐力来做想像的起点,可是黄亚的原创点子,不可忽视。)安徽芜湖黄亚
从宇宙中望去,这是一颗表面平坦如镜、极少有山脉和陨石坑的橙红色星球。由于大气稀薄,这里分外寂静,站在行星上,许多人都会感叹这里的寂寥和荒凉,当然,这必须是在你站立不动的前提下。如果你在这里走动就会发现自己常常与看不见的奇怪物体相撞,仿佛有一面透明的墙挡住了自己。其实这一切都因为星球奇怪的生物化学环境,这里的生物分子结构可以把紫外线这样高能量的辐射反射回去,惟独透过可见光。所以对人类来说,这里的生物是透明的,正如地球海洋中某些鱼类和水母。如果你正站在行星上对空旷与寂静的大地大发感慨时,说不定你的面前早已经站满了透明的猛兽正对着你猛流口水,胃口大开……吉林市王晓峰
前方是个行星。刘珩追踪的敌人驾驶一架他们叫“蚊子”的小型攻击飞船。整个行星出现在面前,南北极的白色极冠,赤道上红、黄、蓝三色条纹的风暴带,中纬度上厚厚的灰色云层。刘珩把速度降下来,雷达显示那只蚊子已经到达地面,而且很快就消失在赤道地区,似乎是钻进什么洞里去了。
刘珩穿云透雾而下。她打开生命探测装置,发现一组强大的信号,但她视线之内完全没有生物的迹象,满眼是沙石和被水流侵蚀过的地貌。这又是怎么回事?
她把飞船停好,跑到后舱把一个爆破弹搬出来,费了好大的力气拖到一个松软的地方,把它埋在地里,引信设置在120秒上。然后她飞跑回船上,打开被动声纳和几个从来还没有用过的探测器。她等待着。
大地微微一颤。爆炸声音她无法听到,但仪表上各种数据和图像都出来了。她发现离她大约两公里的一座山脉上有个裂缝,这正是她忙了半天要寻找的东西,便立刻驾驶飞船飞过去。
那果然是个大山洞。洞口直径大概有六米,她的飞船没办法飞进去,她也不需要飞进去。她把后舱翻了个底朝天,找出来一个智能地雷,打开它的动力吸附在山洞的顶上。任何金属制造的东西只要一到离它十五米的地方,它就会向它弹射过去并在半空中爆炸。
好啦蚊子,她想,我的陷阱完工了,你最好早一点出来尝尝它的滋味。
她把飞船飞到离这个山洞大约一公里的地方藏好,把监视系统的主方向对着山洞口。她知道对方迟早是要出来的,刚才她已经仔细分析了数据,那是个死洞,没有别的出口。如果那个驾驶员发现了地雷也没有办法,任何引爆的尝试都只能让自己活埋在山洞里。
足足等了一个小时,山洞那边毫无动静。她有点沉不住气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她已经把一管流质食物吃掉,嚼了五块口香糖,又喝了远远超过需要的水,终于疑神疑鬼起来——难道对方有什么后路可以溜掉?
她坐在驾驶舱里,咬着嘴唇,把已经看过好几遍的地震探测记录又打开来看。一开始她就出了一身冷汗,因为上面显示的地形根本与刚才看的完全两样。接着她知道自己搞错了,把千分之一的分辨率调成了万分之一。
她正要把分辨率缩小,忽然住手了,她发现那个被放大了十倍的山洞图像背后有一条细线。好像是根管道。
她立刻用主计算机进行分析,结果看到离山洞几十公里的地方还有一条同样的线,两条线互相靠拢,好像来自同一个地方。她决定扩大搜索范围。在地震数据有效区内,竟然两条同样粗细的线。这肯定不是天然的。
她想了一会儿,发动飞船冲进黑色的云层,对着大地打开了远红外线探测仪。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两条鲜红色的线。它们翻山越岭,向遥远的东方延伸。她莫名地感到害怕——那些管道是滚烫的,而且有强烈的辐射漏出。
她向母舰报告了几句,降低了高度,沿着一条线飞去。
穿行在沙尘和乌云里,能见度很差,刘珩只靠那条红红的线导航。飞了十几分钟后升了些高度,她和下面的线都上了一个台阶式的高原,一条干涸的河谷像分蛋糕似的把高原劈开。再飞了几分钟又升高了一些,又有一条线在下面冒了出来,接着又是一条,又是一条,它们接二连三地进入屏幕并且终于汇聚成一个点。她抬起眼睛,看见一根擎天巨柱在眼前矗立!
她猛力转弯,远远飞开。这根柱子发出可怕的热量,外面包了一层速度极高的空气漩涡。如果她刚才反应慢一点儿,她和飞船就会一头栽进这个亘古不变的超级龙卷风里,被撕成碎片。
她定了定神,拉起操纵杆向上飞。她要看看这根柱子顶上是什么东西。
一路直线爬升,如同贴墙而上的蜻蜓。刘珩用各种仪器把柱子彻底探测了一遍。它是中空的,里面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高速流动;它的表面凹凸不平,用化学光谱分析,地球上跟它最相近的是蜘蛛丝。它大概有五百米粗。
飞了两分钟,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稀薄起来,她可以清楚地看到柱子表面那些粗糙的纹理。她环顾四周,发现自己在一个空气的高原上,头上天高云淡,太阳发出清冷的光芒,脚下则是阴沉的云海。又过了一分钟,她已经飞出大气层,柱子的尽头终于进入视线。她无法理解自己看到的东西。
那是个硕大无朋的洋葱头,怎么看怎么像洋葱头。如果这个行星有卫星的话,她可以说这个洋葱头应该算在内,只不过比别的卫星多了一根与母星相连的脐带罢了。刘珩摇摇脑袋,想看看自己是不是出现了幻觉。阳光差不多到了顶上,她飞开一点儿,观察那个东西的颜色。黄的,灰的,紫的,条纹纵横交错,上部旋成一个尖儿,底部浑圆。没错,这是个洋葱头。
现在太阳到了正上方,那根长得无法描述的柱子完全陷入洋葱头的阴影里,看不见了。刘珩感觉到有点不对头。
洋葱头的尖顶打开了,它慢慢地旋转着,一点一点露出里面流光溢彩的花瓣,每个花瓣大概有两公里宽吧。有一圈白蒙蒙的气体从它中央冒出来,缓缓上升,近看是个庞大的云环,拉远看是个烟圈……正散逸到太空中去。刘珩绕着它飞着,紫光一闪……一段红红的花瓣中央……又是紫光,然后是黄色的浑厚的光,她不得不戴上护目镜,各种颜色的光芒随着她的环绕飞行依次映入眼帘。跟它相比,刘珩的飞船小得可以忽略不计,它大概有一百多个花瓣,外层的大花瓣开得很快,里面许多细密的小花瓣还挤得紧紧的,完全没有开的意思。
刘珩热泪盈眶,在那里转了两个小时,一直没有跟母舰通话。
(乌月的这篇是奇想开栏以来最长的文章,你觉得是否值得?)四川成都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