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清人清明上河图 卷
分类
绘画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语言
汉文
释文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1.1x684.4
引首
31.5x98.7
隔水一
38x10.7
隔水二
38x9.7
拖尾一
38x121.7
拖尾二
38x323.8
隔水三
38x10
隔水四
38x9.8
隔水五
38x9.8
隔水六
38x9.6
隔水六
38x9.6
隔水六
38x9.6
隔水七
38x9.5
隔水八
38x9.8
隔水九
38x10.2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引首
纸
隔水
绫
拖尾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仇英(伪款)
本幅
吴门实父仇英摹宋张择端笔
吴门实父仇英摹宋张择端笔。
印记:十洲(伪印)、仇英之印(伪印)
题跋
李石曾
引首
(李石曾题。文不录。)
题跋
文征明(伪跋)
拖尾一
嘉靖癸卯(公元一五四三年)仲春既望。长洲文征明撰并书。(伪)
隶书
清明上河图记。右清明上河图者。其先为宋翰林学士画史张择端所作。上河云者。盖其习俗所尚。若今之上冢然。故其盛如此也。图高不满尺。长二丈有奇。人物不能寸。小者纔一二分。他物称是。自远而近。自略而详。自郊野以及城市。山则巍然而高。隤然而卑。漥然而空。水则澹然而平。渊然而深。迤然而长引。突然而激湍。树则槎然枯。欝然秀。翘然蓊。然而莫知其所穷。人物则宧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问者。答者。授者。受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而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倦而欠伸者。有乘轿褰帘以窥者。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及至牵重舟。沂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者。若交驰聒叫。百口而同声者。驴骡马牛槖驼之属。或卧或息。或饮或就囊龁草。首入囊半者。屋宇则官府之衙。市□之居。邨野之庄。寺观之庐。门窗屏幛。篱壁之制。间见而层出。店肆所鬻则若酒。若药。若香。若馔。若杂货百物。皆有题匾名字。几至不可辨识。所谓人与物者甚多至不可指数。而笔势简径不见其错。设改窜之迹可谓难矣。杜少陵所谓毫发无遗憾者。非早作夜思。日积月累不能到此。择端原本。传历已久。自元及明传。源委有叙。今入天府不可复见。其粉本向藏朱大理家。予及见之。因乞吾友仇君实父临摹经岁毕工。纤毫无漏。真可夺天巧。复旧观矣。后之览者。当即以真本视之可也。嘉靖癸卯(公元一五四三年)仲春既望。长洲文征明撰并书。
印记:文征明印、征仲、衡山、停云
题跋
李石曾
拖尾二
(李石曾跋。文不录。)
题跋
沈尹默
拖尾二
(沈尹默跋。文不录。)
题跋
何遂
拖尾二
(何遂跋。文不录。)
题跋
沈祖德
拖尾二
(沈祖德跋。文不录。)
印记
类别
印记
收传印记
玉牒崇恩
收传印记
语铃道人
收传印记
曾在崇禹聆处
收传印记
子京父印
收传印记
墨林山人
收传印记
平生真赏
收传印记
槜李
收传印记
项子京家珍藏(重一)
收传印记
宜尔子孙
收传印记
子子孙孙永保
收传印记
高阳李氏曾藏
收传印记
符曾经眼
主题
类别
第一层
第二层
说明
主要主题
山水
春景
主要主题
山水
江河、湖海
河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树木
杨柳
其他主题
人物
百姓
其他主题
建筑
城墙
其他主题
建筑
店铺
其他主题
人物
军士
其他主题
走兽
马
其他主题
船
其他主题
建筑
桥
技法
技法
细目
工笔
界画
参考
仇英(约公元一四九四-一五五二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出身低微,年轻时曾为漆工。画家周臣赏识其才能,加以指导,后遂成名。工画山水、人物,兼擅花卉、鸟兽,为明四大家之一。
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画史中写实风俗画的一件杰作,历代临仿者甚众。本卷旧传为仇英之作,依宋本规模加以增改。幅中所见之戏台、寺庙、杂耍、宫殿等,皆不见于宋本。本卷人物繁多,屋宇车乘绘制均极工细。
此图为李石曾先生捐赠。
清人清明上河图 卷
清恽寿平临玉山草堂图 轴
官窑 青花花卉碗
银步摇
宋榻大观帖(三) 册 晋司马攸秋风帖
清乾隆三希堂法帖(十六) 册 宋康与之致宫使尚书尺牍
清戴衢亨小春熙景 册 香茅治屋
御题《万春集庆》册〈万亩春耕〉诗白墨
清刘墉行草小幅 轴
珐琅彩赭墨牡丹碗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