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周颂 · 天作 [诗]

作者无名氏 [周](?-?)
周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彼作矣,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译文
  上天造就岐山高,大王开始来开荒。

  百姓在此盖新房,文王让民享安康。

  民众奔往岐山旁,岐山大道坦荡荡。

  子孙永保这地方。

赏析
  对于周人来说,岐山是一圣地:“周之兴也,鸑鷟(即凤凰)鸣于岐山。”(《国语·周语》)周人一系传至古公亶父,居于豳地,“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予之;已复攻,欲得地与民。民皆怒,欲战。古公曰:‘有民立君,将以利之。今戎狄所为攻战,以吾地与民。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民欲以我故战,杀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为。’乃与私属去豳,度漆、沮。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岐下。及他旁国闻古公仁,亦多归之。”(《史...(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李祚唐)

评析
  《周颂·天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周武王在岐山祭祀从古公亶父至周文王等历代君主的诗歌。全诗一章,一共七句,开篇写天赐岐山,接着写古公亶父开创基业,再写到周文王经营以及强大,表现了周人在岐山根据地上积蓄力量的过程,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塑造了古公亶父及周文王的人物形象。此诗融歌颂圣地与赞颂圣人为一体,文笔如大河滔滔,飞流直泻,既显庄严,又富气势。

注释
  作:生,造就。
  高山:指岐山,在今陕西岐山东北。
  大王:即太王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荒:开荒垦田。
  作:治理。一说始。
  康:安康。
  徂(cú):往,指百姓来归附。
  夷:平坦易通。行(háng):道路。
  保:守住。

辑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赋也。大王既作,而文王安之。于是彼险僻之岐山,人归者众而有平易之道路,子孙当世世保守而不失也。”

  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赋也。小序谓‘祀先王、先公’,诗中何以无先公?集传谓祀大王,诗中何以又有文王?皆非也。季明德曰:‘窃意此盖祀岐山之乐歌。按易升卦六四爻曰“王用‘用’,原误‘周’,今改。享于岐山”,则周本有岐山之祭。’此说可存。邹肇敏本之为说曰‘天子为百神主。岐山王气攸钟,岂容无祭;祭岂容无乐章。不言及王季者,以所重在岐山,故止挈首、尾二君言之也。’又为之覈实如此。‘徂’,沈括笔谈改作‘岨’。妄改经文,以就我解,最为武断。集传从之,何也?王伯厚曰:‘笔谈引朱浮传作“彼岨者岐”。今按后汉书朱浮传无此语。西南夷传,朱辅上疏曰“彼徂者岐,有夷之行”。注云“徂,往也”。盖误以朱辅为朱浮,亦非“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