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关于魁阁
作者
黄恽
期数
2004年06期
王铭铭先生《魁阁的过客》一文(载《读书》二○○四年二期)中说:云南呈贡县的“魁星阁是什么时候建的?经历了多少历史沧桑?史书中还没有详细的说明”。据我所知,魁阁与晚清癸卯年经济特科中式的“同状元”袁喜谷有关。早在一八九八年,贵州学政严修上书,请求设立经济特科考试。所谓经济特科,是朝廷在内忧外患交集之时,为了应付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复杂局势而出台的一项改革措施,即通过考试选拔经世济时的人才,是近代改革科举,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由于政局动荡,考试一再推迟,直到一九○三年才正式举行。那年的五月二十四日,发布上谕说:“经济特科保荐人员,著于闰五月十六日在保和殿考试。”张仲仁在《古红梅阁笔记》中说:“余以甲午而后三次回避,无路进身,揭债入都,姑妄一试”,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张仲仁二十岁不到就中举人,却一直成不了进士,于是,他只得走进了保和殿经济特科的考场。
经济特科分初试、复试两场,张之洞任总校官,首场取一等四十八名,二等七十九名,慈禧担心革命党混进政府中,传旨说复试不得过三十人,最后只得取二十七人。拆封后,第一名正是张仲仁,考官们觉得皇皇抡才大典,一个无官职的江苏举人竟然跃居那些已有进士身份的中下级官员之上,丢颜面,就把原本第十名的云南袁嘉谷改作第一名,而把张仲仁换成第二名。
云南人认为这是邦家之光,将他称为“同状元”,于是,在昆明郊外筑魁星楼志喜。据林庚白《孑楼随笔》云:“余于庚申游昆明,去城三十里,见有石碑巍然,书‘大魁天下’四字,即嘉谷所树……”袁于“大魁”之后,一任浙江提学使,后又调任日本留学生监督,著有《卧雪堂诗话》、《滇绎》等。
关于魁阁
《平心静气论胡适》补正
要有新型的批评风度
营造第三个话语中心
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通天塔的基石
读诺曼·马内阿
教育学的尴尬
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
吴晗与《朱元璋传》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