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天下有道
栏目
画说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7年03期
《论语》忽的又当红了,所以也找出来睡前读读,趁个热闹。
这晚读到《季氏第十六》里的“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觉得宜然,诚然。如果为政者真正做到事事妥帖,尽善尽美,让人无刺可挑,当然“庶人不议”。但这难于做到,或者说根本做不到。既然做不到,就会有“议”,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批评、建议,甚至讥刺、骂街。怎么办?听着就是。有过必改,有错必纠。虽不能尽善尽美,也可以逐渐接近那“有道”的境界。
但中国的传统却不是这样。给孔夫子封王尊圣的为政者,既不能做到“有道”,又不愿听庶人之议,于是想出一个妙着,把孔老先生的话稍作颠倒,变成了“庶人不议,则天下有道”。这一来,事情好像就容易得多了,只要把庶人的嘴封起来,让他“不议”,岂不就是“有道”的天下?
不过,这个办法实行的结果很不理想。所以历代的明白人总要苦口婆心地劝说为政者在“有道”上着力,才是正途。魏征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韩愈说“川不可防,言不可弭”;朱熹说“上无失政,则下无私议。非钳口使不敢言也”。这一劝,劝了一两千年,无奈始终劝不醒梦中人。所以一个一个王朝都灰飞烟灭了。永厚奇思妙想,画了个补锅匠改行。补锅,“补过”也。不思好好补锅,却把补丁打在了朱唇之上,实在错得离奇。
《论语》读到这里,只有一声叹息。于是,关灯,睡觉。
天下有道
“四子十八丁”辨
雕龙雕虫
《辛笛诗稿》自序
对个人幸福的追求
教育“与国际接轨”?
知识产权与法律移植
诗的源始
朝着太阳奋进
土肥美夫、谷村晃编《表现主义美术与音乐》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