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从庄生蝶梦所想到的
栏目
读书小札
作者
杨新民
期数
1982年12期
国内外,许多人研究比较文学、比较哲学之类,我于此道夙无研究,但平心而论,什么事情通过比较、对照,总是能够启迪思想的。这里我想谈谈庄生蝶梦的事。
庄子《齐物论》有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千百年来,有许多人作了和庄子相似的梦。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在《手记》里记载:“我作了这样的梦,认为现实的其实是梦,正象梦就是现实一样。”
法国的伏尔泰,在《形而上学论》里说:“在作梦的时候,我们总是看见和感觉到一些并不存在的东西;说不定我们的一生竟是一场连续的梦,死才是梦醒的时刻,或者是一场并无觉醒相随的梦境的结束。”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在一篇题为《死》的诗里也说:“为一些开着花朵的幻梦所抚慰,我静静地睡着,忽然醒了过来,但醒也是一场虚幻的梦。”
还可举出德国诗人海涅,他在一首叫作《梦境和生活》的诗里告诉人们:“你整个的生活就是一场春梦,而这片刻的时光乃是梦中之梦。”
庄生的蝶梦和所有这些类似的梦,无非都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思想。
我们知道,伏尔泰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人们一直给以较高评价。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海涅则受到马克思的喜爱,莱蒙托夫、契诃夫也都是我们熟知的俄国进步作家。那些梦,似乎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麻烦。
但是相形之下,庄生的蝶梦就不然了。多年以来,我们撰写的哲学史、思想史或其它有关论著,在论述庄子时,几乎无一不提到这个梦,并且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把它作为“唯心主义”、“极端怀疑论”、“相对主义认识论”等等,完全否定。
由此,我想到一个如何对待古人的问题。
我不是说庄子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说他没有极端怀疑论、相对主义认识论的思想等等。但是,对于古人,是否判定他是唯心主义,责备一通以后,就算完成任务了呢?我看未必。
马克思在谈到朗格时,曾经不无幽默地指出:“他使我记起毛塞·门德尔生来。这位典型的夸夸其谈的人物写信给莱辛,问他为什么竟想到严肃地对待这条死狗——斯宾诺莎。同样地,朗格先生奇怪,在布赫那、朗格、杜林博士、弗赫纳等等早已一致认为他们,可怜的俗物们,早已把黑格尔埋葬之后,恩格斯和我等人,还严肃地对待黑格尔。”(《马恩论艺术》(二),第220至221页)对于马克思、恩格斯来说,问题不仅仅在于指出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更重要地在于从黑格尔哲学中寻找“倒立着的辩证法”,寻找其“合理的内核”。同样,对于庄子这样的哲学家、思想家,只停留在判定他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那无疑也还是很不够的,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
庄周是我国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影响很大。象阮籍、嵇康、陶潜、李白这样一些生气虎虎的伟大诗人,都是受老庄影响颇深的。北宋苏轼读庄子,曾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青年时期的郭沫若也曾喊出“我爱我国的庄子”这样的豪语。
无疑,除了庄子的唯心主义,除了他的哲学中属于糟粕的那一部分,还有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有待我们去发掘。
还是说庄生蝶梦吧。
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今天,如果有人认为人生如梦,那自然是错误的。因为这是对我们时代现实的反动。但是在庄周的时代,“盗憎主人,民恶其上”(《左传》),庄子的人生如梦的悲叹,乃是对那个时代的反动,这种反抗虽然是消极的,但却和“恶其上”的人民的心相通着。历来感叹人生如梦者,多是身世坎坷的有识之士。命运的蹇滞,使得他们睁开了眼睛,看到统治阶级的富贵荣华犹如过眼烟云。而这一点,正是那些置身于温柔富贵之乡,腰金衣紫,穷奢极欲的权贵们看不到、也不愿看到的。他们怎么愿意相信,那权势、那富贵竟然一场春梦,匆匆来又匆匆去呢!
这里我要提一下王蒙的小说《蝴蝶》。我们知道,这篇小说里的老干部张思远,就是以庄生蝶梦中的那只大蝴蝶自喻的。这个八路军的老干部为什么也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思想呢?从小说来看,那是十年浩劫造成的。在那场动乱中,“一个钻山沟的八路军干部,化成了一个赫赫威权的领导者、执政者,又化成了一个被革命群众扭过来、按过去的活靶子,又化成了一个孤独的囚犯”,对于张思远来说,把自己比作庄子的蝴蝶,感到人生如同梦幻一样不可思议,固然是颓唐和消极的,但就其实质来说,那不也正是对那人妖颠倒的现实的一种反动吗!庄子的时代过于遥远,有些事情是无处查找的。但我们都经历过那个十年,并且记忆犹新。谁都知道,在那样的岁月里,象张思远那样的感叹和怅惘,虽然有些消极,却比浑浑噩噩随波逐流,甚至为“四人帮”之类权奸歌功颂德,要好过不知多少倍,要更接近人民,更接近真理。
由此可见,庄生的蝶梦,或说他的人生如梦思想,也不可一概而论。我们既不能在今天宣扬人生如梦的人生观,让大家尤其是青年们去崇扬这种思想,但也要历史地看问题,既看到糟粕,也要看到民主性的精华。
从庄生蝶梦所想到的
向黑格尔多学习一点东西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做书人的胆量
“天才的小伙子”
法兰西学院
互通与互补
俞振飞谈读书
梦中的国土
自由主义与公共艺术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