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读后赘议
栏目读书献疑
作者陶鹰
期数1983年05期
  给孩子们看的书,常常也适合于成人一读;然而成人读的书,对孩子们却未必合适。童话,有儿童读的童话,也有成人读的称谓“童话”的书,鲁迅译高尔基著的《俄罗斯童话》便是一例。
  鲁迅重视儿童文学,大声疾呼要求社会给儿童以精神食粮,并且翻译了好几种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激励、推动国内作家对这个门类的创作。但是,他翻译这本《俄罗斯童话》,却显然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他在当初《译文》杂志发表其中第一篇时写的《后记》中曾介绍说:“……虽说‘童话’,其实是从各方面描写俄罗斯国民性的种种相,并非给孩子们看的。”在一九三五年这本书出版单行本时他拟的广告中,又介绍说:“……就是我们中国人看起来,也往往会觉得他好象讲着周围的人物,或者简直自己的顶门上给扎了一大针。”高尔基在革命前写作这本书,是为了揭露和打击当时俄罗斯文学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颓废派的反动本质,这些文艺流派散布悲观厌世的思想情绪,对革命力量起着瓦解作用。从以上鲁迅的介绍中,也可以看出他翻译本书的目的,也是对国内当时有相同病症的人“扎针”的。所以,无论本书的作者或介绍者,本意都不在为孩子们的;这本书虽称童话,却并不在“儿童文学”之列。
  我国一般辞书,都称“童话”为儿童文学中的一种。这是常例,按说也不错。但从上述特例来看,要是说得更加周全些,也许还更好一些吧!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