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王维诗选》英译
栏目海外书讯
作者柯大诩
期数1983年08期
  近年来中国古典诗以其特有的紧密、简洁,在世界上影响甚大,《王维诗选》是较近的中诗英译本之一,全书共收入王摩诘的各体诗(包括四言及楚骚体)英译一百二十一首,约占原集份量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每诗均附有说明。前面并有长序介绍王维一生及其思想,以及其诗的评价,附录二篇,一是王维的《山中与裴迪秀才书》,散文;一是陶潜的《桃花源记》的散文序(因为此选集中有《桃源行》)。封面是一张传为赵孟的《辋川图》。
  译者在序中称王维为大诗人,认为他的诗名为同时代的李白、杜甫所掩,所以国外知者较少。介绍中又说王维的诗绝不是单纯的“山水诗”,而是其思想哲学中“物我一体”的表现。但是译者似乎过份介绍东方隐逸思想与西方思想的差别了,没有把王摩诘诗的特点突出。因此,如果把这个介绍放在孟浩然、韦应物等人身上,亦无不可。
  王维诗的技术特点在于其高华微妙的典象,可以说实现了明代《沧浪诗话》所理想的境界。其苦心的造句,惨淡的谋篇,与老杜有不谋而合之处。这一方面,能否通过译文使西方的读者领会一二呢?这就不能不谈到译文了。译文可说是极端的直译,常常省去英语中的冠词等,连原文的叠字亦直译出来。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译作:
  Vast vast the water fields whe-re the white egrets fly
  Dark dark the summer treeswhere the yellow orioles sing(原无标点)
  这样是不是外国读者反而会觉得古怪而妨碍了对原诗的欣赏呢?译诗的本身应该成为诗,这一点似乎是合理的要求。
  在选的方面似也有未尽完善之处,选的尽是别离一类,令读者有单调之感,反而掩盖了摩诘诗的多样性。例如:边塞诗(包括咏年青武士的)应再多选一点,应制诗只选一首,其实未尝不可以再选一首《赐百官樱桃》,因为这首虽应制而有风趣。又如包含名句“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的描写蜀中风景的五律,亦是较独特的,传诵甚广,为何不被选入呢?
  译文中亦偶有错误,如“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其中“啸”字意为whistle,这才真是一个静悄悄独乐其乐的境界。译文却作“sing and sing”,成了王维一个人在开独唱音乐会了。又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中“葵”译sunflower, 这恐怕是后起之义,在汉唐时代更多是指十字花科可食的野菜,所以说“露葵”。向日葵沾不沾露珠似乎分别不大,且又与“清斋”何干呢?
  (Wang Wei:Poems.Translatedby G.W.Robinson.Penguin.1982.144p.)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