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美国朋友的一封来信
作者
期数1979年05期
  美国玛丽·马尔兹·米诺去年送给北京图书馆一部和她的妹妹合著的《美国印第安人的手工艺》。北京图书馆回赠了《中国沙漠治理图片集》(科学出版社英文版)。今年米诺寄来一封谢信,信中说:
  “我们出生在纳布拉斯加州,这个州西部的土地同你们那本书中的几幅图片的景致十分相似。我们管它叫‘沙丘’,是一片风吹积成的固定沙丘,牧草稀疏。纳布拉斯加州西部的斯考兹布罗夫市镇附近有风蚀石,跟你们书中那张黑白照片所呈现的‘风蚀柱’极为相似。在纳布拉斯加州,人们管这类柱石叫作‘烟囱石’,是一种指引我们的先驱们的车队朝西部行进的明显标志。”
  “书中的图片极为精美,我特别对于那些显示中国在改造利用沙漠荒地方面所取得的惊人成就的图片感到兴趣。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去访问那些地方。”
  “一些防护林带必定象纳布拉斯加州某些乡村道路两旁所安置的挡雪栅那样起相似的作用。那些挡雪栅是用铁丝把笔直的窄条板缚结起来的,一般高四呎,设置在路边上。冬天常起暴风雪,这种挡雪栅即可抵住暴风雪,或使它减速。这也可以使雪堆积在挡雪栅前面,而使道路畅通无阻,免于积雪。”
  “我不知道风沙冲击防护林带会出现什么情况。风沙自行消散,还是堆积在防护林带边缘?我过去一直不知道中国在改造利用沙漠方面已经取得这样大的进展。我曾看到过山峦上的梯田图片。鉴于世界上有那么多广垠的沙漠地区,仅仅这一点看来就是对于将来世界的粮食供应和和平作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