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新发表的萨特著作
栏目海外书讯
作者王沪宁
期数1983年10期
  法国伽利玛尔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两部未发表的萨特著作,一部是《奇怪战争的笔记本》(Carnets de ladrle de guerre,P.444),另一部是《道德笔记》(Cahiers pour une mo-rale,p.612)。《奇怪战争的笔记本》写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至一九四○年三月,《道德笔记》写于一九四七年。保存这两份手稿的人是萨特的养女阿莱特·埃尔卡伊姆(Arlette El Kaim)。她原是阿尔及利亚的犹太人,一九六五年,十九岁的埃尔卡伊姆写信给萨特,请求萨特替她看看她写的一篇关于非正义的论文,建立了联系,后成为萨特的养女。最近,她将萨特的这两份手稿交给了出版社。这两部著作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法国《快报》称之为自《文字》一书后萨特写的最动人、最真实、最丰富的作品。
  《奇怪战争的笔记本》原有五本,是萨特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写就的,当时三十四岁的萨特应征入伍,来到阿尔萨斯的一所学校。这时,他的著名著作《呕吐》和《墙》已经出版,《想象》已经动笔,《理性的时代》也已开卷。在这段时期,他争分夺秒地记录了他的思想、感受、念头、想法和回忆。从早到晚,他不停地写着,他自己说,从黎明崭露到夜幕降临,他不停地挥笔,甚至于去咖啡馆、做弥撒的时间也不放过。萨特说:“即使在战斗中,我也会突然坐下,因为我马上就想写下我感到和看到的东西。”这些笔记本对研究萨特思想的形成极有价值,因为其中记录了萨特对海德格尔、尼藏、他的青年时代、存在的体系和福楼拜等的看法。研究者们断定,在这些笔记本中,《文字》、《存在与虚无》、《家庭白痴》甚至《道德笔记》等书都已萌芽。笔记本还记录了萨特当时的思想活动,如“半夜惊醒,考虑意志问题”,“发现了一种时间理论”。不过,此时萨特的思想尚不明确。研究者认为,这些笔记本最大的价值在于它们表明,萨特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发现了自己,他告别了过去的萨特。
  《道德笔记》表明了萨特对建立一种新的道德体系的兴趣。此笔记写于一九四七年,价值尤大,因为从《存在与虚无》(一九四三)到《辩证理性批判》(一九六○),此间萨特的著作还没有出版过。而《道德笔记》的出版使人们能找到萨特思想发展的轨迹。萨特自二十岁起就关注道德问题,晚年也念念不忘,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道德笔记》对于了解萨特的社会政治观颇为重要。
   到目前为止,已出版的萨特著作将近五十部,但人们认为这仅仅是一个开端。也许这言过其实了。不过,萨特确有许多手稿流散在世。据说,萨特本人不太珍惜他的手稿,随意将它们馈赠他人,以使他们高兴。有一次,一个人打电话给萨特,说他拥有萨特战时写的笔记本,要卖给萨特,萨特拒绝了,说“我不能介入这样的贪婪之举”。据他的养女阿莱特·埃尔卡伊姆说,萨特青年时代写过不少作品,萨特还写过一部关于弗洛伊德的剧本,一本关于青年尼采与瓦格纳的关系的小说等其他作品。最近,萨特的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瓦把萨特写给她的书信汇成一集,付梓出版。出版者米歇儿·孔达说,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萨特,幽默、温和”。  (Jean-Paul Sartre:Carnetsdela dr1e de guerre,P.444.Cahìerspour une morale,p.612.ditionGallimard.)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