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政治环境十分险恶,星群也未能躲开国民党反动派的监视,经常有一些可疑的人冒充“诗人”或“读者”来“光顾”,星群通过书业公会订的纸张被扣留,寄往外地的书刊邮件被没收。臧克家同志也受到牵连,他被特务追踪,要把他列入黑名单,“罪状是:写讽刺诗,办左倾刊物,第三条是星群出版社是共产党出钱办的,你参与其事。”②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星群遭特务搜查,我被迫离开上海,调往香港,克家也不得不仓促出走。在上海白色恐怖中苦撑了三年的星群出版社,就此结束。 《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是以丛刊的形式出版的,三十二开本,每本的篇幅在三、五十页之间,每月出版一册,每册除丛刊名外,还另有一个书名,将期数改为“辑”和“集”。读者都把它看作定期的刊物,向出版社直接订阅;我们也是作为期刊来编,从创刊到被迫停刊,每月都按期出版,这在当时同类诗刊中,还很少做到的。 《诗创造》由臧克家、林宏、沈明、郝天航等同志和我集资发起,由我主持具体的编辑业务。第一辑《带路的人》在一九四七年七月出版,没用发刊辞,只是在《编余小记》里把编印这个丛刊的动机告诉读者:“我们并不存有任何奢望——一个号召,一个标榜,或一次轰轰烈烈的运动。我们只是在解决了个人的衣食问题之外,还有这样一份精力,这样一份热忱,来辟这块小园地,供给自己也供给诗友们发表作品和相互对诗艺术的研求。” 在《编余小记》里我们提出了在大方向一致下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当时国内形势十分紧张,国共和谈破裂,反动逆流达到顶点。在这光明与黑暗大决战的时刻,我们在一些党员同志的鼓励、帮助、影响下,开拓并坚持了这个诗歌阵地,广泛团结国统区的诗人,在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美蒋反动派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诗创造》发表作品的作家和诗人有一百多人,发表的作品,风格多种多样,有十四行诗,也有山歌民谣;有政治讽刺诗,也有抒情小唱。绝大部分是反映国统区人民的生活、斗争,思想性强,写作风格明快的作品,如《迎接自己的队伍》、《请看这世界》、《生死的站口》、《最末的时辰》、《雷雨颂》等。同时也翻译了不少国外古典的和现代派的诗歌。 在诗论方面, 有强调作品的政治性的,有强调作品的艺术性的。有提倡诗的粗犷美,要求自然朴素,要有“高亢的旋律”的;也有提倡新诗的戏剧化,认为“诗只是激情的流露的迷信必须击破”的等等。只要言之成理,我们一般都提供给大家作为一种参考。 《诗创造》这种在大方向一致前提下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得到了很多作者和读者的拥护。但也招来一些朋友的非议。给我们送来了“市侩主义”、“唯美派”等等帽子。这股来自自己阵营的责难,使有些同志有点惶遽不安。招致这种困境的责任,应由我一人来负,不能叫大家来分担。于是在第十一辑的《编余小记》里我以“杭约赫”的名字向读者作了交待(因外界误传《诗创造》由臧克家主编,使克家同志遭到一些人的非议)。 《诗创造》由我负责编到第十二辑。自第二年起,编辑人选作了调整。我和辛笛等同志另编《中国新诗》。《诗创造》的编辑工作改由林宏、康定、沈明、田地等同志负责。原有存稿全部移交新的编辑班子处理。《诗创造》的编辑技术工作和经理业务,仍由我担负。 自第二年第一辑(一九四八年七月出版)起,《诗创造》加强了作品的战斗性,风格上也有所改变。在作为“一年总结”的《新的起点》中说:“从本辑起,我们要以最大的篇幅来刊登强烈地反映现实的作品,我们要和人民的痛苦和欢乐呼吸在一起,我们这里要有人民的痛苦的呼号、挣扎或者战斗以后的宏大的笑声。我们对于艺术的要求是:明快、朴素、健康、有力,我们需要从生活实感出发的真实的现实的诗……”改组后的《诗创造》共出了四期:《第一声雷》,《土地篇》,《做个勇敢的人》,《愤怒的匕首》。从这些书名上,也反映出诗刊的内容题材和写作风格。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随星群出版社的被搜查,《诗创造》也遭到了查禁。 《中国新诗》第一集《时间与旗》在一九四八年六月出版。编辑人辛笛、杭约赫、陈敬容、唐祈、唐湜。原来还有方敬同志,因他在重庆工作,无法兼顾而未能参加。为了分散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力,改用森林出版社名义出版。代序《我们呼唤》里说:“我们面对着的是一个严肃的时辰……我们是一群从心里热爱这个世界的人,我们渴望能拥抱历史的生活,在伟大的历史的光耀里奉献我们渺小的工作。我们都是人民生活里的一员,我们渴望能虔敬地拥抱真实的生活,从自觉的沉思里发出恳切的祈祷、呼唤并响应时代的声音。……历史使我们活在生活的激流里,历史使我们活在人民的搏斗里,我们都是人民中间的一员,让我们团结一切诚挚的心作共同的努力。一切荣耀归于人民!”这篇代序是由唐湜执笔写的,指出面对着我们的是一个“严肃的时辰”,我们要通过“严肃的考验”,等待着我们的是“一份严肃的工作”。我和唐祈在第二集的编后记里又进一步对诗刊提出要求:“在内容上更强烈拥抱住今天中国最有斗争意义的现实,纵使我们还有着各式各样的缺陷,但广大的人民道路已指出了一切最复杂的斗争的路,我们既属于人民,就有强烈的人民政治意识,怎样通过我们的艺术形式而诉诸表现。在这一点上,我们既非夸张的宣传主义,……更非畏首畏尾中国式的‘唯美派’。……我们愿意首先是一个真正的人,在最复杂的现实生活里,我们从各方面来参予这艰苦而光辉的斗争,接受历史阶段的真理的号召……”。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第五集)共刊载了近百篇长短诗和组诗,有唐祈的《时间与旗》、敬容的《出发》、杜运燮的《雷》、辛笛的《一念》、唐湜的《庄严的人》、李瑛的《沉痛的悼念》、方敬的《黑夜》、杨禾的《黎明乐队》、方宇晨的《生》、羊翚的《收获期》、穆旦的《世界》、郑敏的《最后的晚祷》、杭约赫的《跨出门去的》等,绝大部分是抒写当时国统区人民的苦难、斗争和对光明的渴望。也发表了好多篇尖锐辛辣而又不同于一般写法的讽刺诗,有杜运燮的《轻松诗三章》,杭约赫的《严肃的游戏》、袁可嘉的两首十四行等。如: 不问多少人预言它的陆沉, 说它每年都下陷几寸, 新的建筑仍如魔掌般上伸, 攫取属于地面的阳光、水分 而撒落魔影。贪婪在高空进行; 一场绝望的战争扯响了电话铃, 陈列窗的数字如一串错乱的神经, 散布地面的是饥馑群真空的眼睛。 到处是不平。日子可过得轻盈, 从办公房到酒吧间铺一道单轨线, 人们花十小时赚钱,花十小时荒淫。 绅士们捧着大肚子走进写字间, 迎面是打字小姐红色的呵欠, 拿张报,遮住脸:等待南京的谣言。 ——袁可嘉:《上海》 《中国新诗》里发表的作品,很多具有现代派的诗风,如辛笛在—九四八年夏天作于沪杭道上的《风景》一诗。诗的主旨是揭露国统区民生凋敝的景象。在形象的捕捉和联想上,使空间和时间相互转化、议论和形象彼此重叠,诗人适当地采用了这些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向表现对象的纵深开掘,克服了诗歌创作中易犯的直、露、浅的毛病,增强了艺术的魅力,给诗读者以比一般如实的描述更为深刻的印象。全诗如下: 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 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 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 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 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 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 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 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 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都是病,不是风景! 翻译诗约占三分之一的篇幅,共四十多首。卞之琳译的奥登的《战时在中国作》、罗大冈译的阿拉贡的《马谛斯说》、戈宝权译的伊萨柯夫斯基诗和陈敬容译的里尔克诗,在当时的诗读者中影响颇大。 诗论有蒋天佐的《诗与现实》、刘西渭(李健吾)的《从生命到字,从字到诗》,冯至的《关于诗的几条随感与偶译》,唐湜的《穆旦论》、《论风格》等。还有冯至的《十四行集再版序》。 第四集中有“纪念朱自清先生”专辑,登载了雪峰的论文《损失和更重要的损失》、陈洛的《佩弦先生的<新诗杂话>》和方敬等的诗。 《中国新诗》的撰稿者和翻译者大多是大学的教师、学生、作家和文化工作者,有好几位是搞外国文学的。《中国新诗》的读者,也大多是爱好新诗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 第一年的《诗创造》奉行在大方向一致下的兼容并蓄的编辑方针,虽然作者面广,诗刊从内容到形式丰富多样,体现了诗歌的民主性;但也显得杂乱无序,降低了选稿的艺术标准,刊登了一些空泛粗陋之作。《中国新诗》的作者面较《诗创造》狭,但提高了选稿标准。使我们对诗艺的探索和美学的追求能在一些前辈的指导、鼓励下,汇合诗友共同协作,在《中国新诗》这块园地里,逐渐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诗流派。作为一个流派,它的艺术特征是什么呢?袁可嘉在《九叶集》的序文里说:“作者忠诚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诚于各自心目中的诗艺,通过坚实的努力,为新诗艺术开拓了一条新的途径。比起当时的有些诗来,他们的诗比较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比起先前的新月派、现代派来,他们是力求开拓视野,力求接近现实生活,力求忠实于个人的感受,又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在艺术上,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溶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感情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通过烘托、对比来取得总的效果,借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他们在古典诗词和新诗优秀传统的薰陶下,吸收了西方后期象征派和现代派诗人如里尔克、艾略特、奥登的某些表现手段,丰富了新诗的表现能力。……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并把官能感觉的形象和抽象的观念、炽烈的情绪密切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孪生体。使‘思想知觉化’是他们努力从西方现代诗里学来的艺术手法。这适合形象思维的特点,使诗人说理时不陷于枯燥,抒情时不陷于显露,写景时不陷于静态。……”这是对“九叶”的艺术特征的概括,也是《中国新诗》当时对诗艺的探索和追求。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中国新诗》与《诗创造》同时被查禁,没有来得及向读者告别便天折了。只出版了五集。第五集的书名叫《最初的蜜》,这诗的最后两行,是: 生命的意义,为了征服 它,你已尝到最初的蜜。 多年来,正如孙玉石同志在《文艺报》发表的文章里所说:“只是由于纷乱时代的烟尘过多地淹没了这些独具特色的歌声;过分狭窄的艺术尺度没能将这些作品纳入历史研究的视野。因此,他们这个诗派的作品也很少为人所知道。”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诗翁艾青在他的著名论文《中国新诗六十年》中,才首次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日本投降后,……在上海,以《诗创造》与《中国新诗》为中心,集合了一批对人生苦于思索的诗人:王辛笛、杭约赫(曹辛之)、穆旦、杜运燮、唐祈、唐湜、袁可嘉以及女诗人陈敬容、郑敏……他们接受了新诗的现实主义的传统,采取欧美现代派的表现技巧,刻画了经过战争大动乱之后的社会现象。”《九叶集》也随着党的双百方针的贯彻获得了出版的机会。 在四十年代后期,我们能在白色恐怖下的上海,面对严肃的时辰,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办星群出版社、出版《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是依靠党的关怀、指引,是依靠前辈和诗友们的帮助和通力合作。如臧克家同志,为出版社写稿、联系作家、推荐稿件、筹募资金,不遗余力。林宏、沈明、康定、田地、方平、天航等同志积极为诗刊写稿,并经常在业余时间来协助工作。《诗创造》出版“翻译专号”和“诗论专号”,敬容和唐湜是出了大力的。辛笛在四八年初出国访问,六月回国,便全力投入《中国新诗》的创刊工作。唐祈从重庆调来上海后,对《中国新诗》的编务也竭尽心力。 星群出版的书籍和诗刊,都无力支付稿酬(只有个别的作家如戴望舒等是例外),有时作家还要拿钱出来印书。当时国统区的物价,如脱缰野马,纸张、印刷、排工等费用,一个月要涨几倍,诗刊每期印两千册,书卖出后收回来的书款还不够付装订费用。所以经济压力很大,主要经济来源靠向辛笛同志所服务的银行借支,其次靠少量的广告费收入。辛笛在这方面帮了大忙,如没有他支援,出版社早就停业了。 诗刊出版,照例要在日报上刊登广告。报纸广告费很贵,出版社无力担负。幸赖在《新民报》工作的刘岚山同志、《大公报》的刘北氾、潘际坰等同志协助,每期在他们的报纸上发布出版消息。刘岚山同志还经常给诗刊写书评,在报上发表,这既不用化钱,宣传效果又大。 在寄递书刊时,常遇到邮局刁难。因此常常要麻烦当时在邮局工作的唐湜同志去打招呼。用森林出版社名义出版《中国新诗》时,出版社没有适当地址,还是唐湜同志给想法弄了个邮政信箱。 在当时和我们经常联系的党员同志,如许洁泯、袁水拍、戈宝权等同志在编辑工作上也给了我们许多帮助。尤其是当时在上海担任地下党的文委委员的蒋天佐同志,给我们的帮助尤大,当我们处于几方面的压力之下时,天佐同志告诉我们:只要大方向大原则符合于时代的要求,艺术上的不同爱好,不但可以容许,而且应予以鼓励,否则将没有创新、没有发展(大意)。他经常跟我们说:既然大家的斗争目标都是美蒋反动派,大家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而又都是冒着千难万险在那种环境下工作,怎能为艺术上的爱好和见解的不同而互相斗气呢!更何况艺术上的各具特色,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嘛!他为诗刊写的《诗与现实》一文里说,“现实在前进,现实在开辟新的境界。而诗从今天的现实来,却不仅回到今天的现实去,还要回到明天的现实去。经得起从今天到明天这一考验的诗才是最可贵的。”这文章虽然已写在三十五年前,今天读来还是有现实意义,还是很有针对性。 天佐同志不仅为诗刊写稿,还帮助审稿,帮助组织稿件,冯雪峰同志那篇纪念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便是他代我们约的稿。有时还同我们一起下工厂看校样。在他调离上海去解放区时,还拜托雪峰同志和我们联系。天佐同志的这种真挚的情谊,对我们工作的帮助和支持,体现了党对我们知识分子的关怀,给了我们力量和希望,使我们更有信心地不畏艰险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坚持争取民主的斗争,为诗歌艺术的发展,探索自己的道路。 如今,天佐同志仍然一如既往的关心着我们。虽然他卧病在床,当他见到《九叶集》的出版,非常高兴,随即来信祝贺,并作诗④寄意: 春回大地花如海,描春妙手费周章。 寻幽探胜,难坏了前度老刘郎! 最最难忘: 力量来自人民,理想的光源是党! ①见《文艺报》一九八一年二十四期孙玉石:《带向绿色世界的歌》。 ②《新文学史料》一九八一年第二期臧克家:《长夜漫漫终有明》。 ④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蒋天佐:《读<九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