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堂吉诃德》译余琐掇
栏目著译者言
作者杨绛
期数1984年09期
  一、“焦黄脸儿”
  明代天启癸亥(一六二三)年,耶稣会的意大利神父艾儒略(Pere Giulio Aleni)用中国文言撰写了《职方外纪》,记述“绝域风土”。①书上许多西方人名、地名、以及没有同义字的官职和学科的名称,都用音译,读来很费猜测。例如讲到西班牙的一节:“国人极好学,有共学在撒辣蔓加与亚尔加辣二所,远近学者聚焉。高人辈出,著作甚富,而陟禄日亚与天文之学尤精。古一名贤,曰多斯达笃者,居俾斯玻之位,著书最多,寿仅五旬有二。所著书籍,就始生至卒计之,每日当得三十六章,每章二千余言,尽属奥理。后人绘彼像,两手各执一笔,章其勤敏也。”两所“共学”想必指撒拉曼加(Sa-1amanca)和阿尔加拉(Alcalá)两所大学。可是“陟禄日亚”和“俾斯玻”的原文是什么呢?从出生到死,每日撰写七万多字的“名贤”又是谁呢?
  我记起堂吉诃德曾说到一个人名很象“多斯达笃”。果然在《堂吉诃德》第二册第三章里找到一位托斯达多(el Tostado);顺藤摸爪,考证出他是阿维拉(Avila)主教堂阿朗索·李贝拉·台·马德里加尔(Don AlonsoRi-bera deMadrigal)(一四00?——一四五五)。原来“俾斯玻”就是主教(obispo)的译音,“陟禄日亚”是神学(teo1ogia)的译音。据说此人生平著作有十五对开页的大本子,他能使盲人也见到光明。堂吉诃德所说的这位多产作家,显然就是《职方外纪》里那位著作等身的“名贤”了。在我国,托斯达多的名气远不如堂吉诃德,要不是堂吉诃德提到他,读者也许很难考出他究竟是谁。
  “托斯达多”是个绰号,我不译音而译意,译作“焦黄脸儿”。可是他为什么绰号“焦黄脸儿”,我无从查考,总觉不放心。
  去年十一月,我随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到西班牙访问。旅店的早餐桌上,备有各式面包的盘里,照例有两片焦黄松脆的面包干,封在玻璃纸里,纸上印有“Pan tostado”二字。我想“焦黄脸儿”的颜色,大概就是这种焦黄色。可是西班牙人的肤色一般是白的,不是焦黄色。
  我们游览托雷多古城的时候,承市政府盛情招待,派了一位专为外国元首来访时作导游的人为我们讲解。他讲得非常清楚,有问必答。我们参观大教堂,堂旁一间屋里陈列历任主教的像。我问:“阿维拉主教的像也在这里吗?”他说:“不,在阿维拉呢。这里只有托雷多的主教。”我问起阿维拉主教托斯达多。他立即告诉我,托斯达多的著作叠起来有他本人一样高,这个绰号通常用来称呼多产作家。又说,这位主教血统里混有吉普赛人的血,面色焦黄,所以绰号“焦黄脸儿”。我得知“焦黄脸儿”的缘由,出乎意外的满意。“焦黄脸儿”(“多斯达笃”)是我国文献里最早出现的西班牙作家。我们也许不熟悉他的著作,可是西班牙文学史上都提到这位作家和他的绰号②。
  二、塞万提斯的三封信
  我们访问塞维利亚的时候,参观了印第安总档案馆(Archivo general de Indias)③,看见陈列的塞万提斯亲笔信一页。馆长特将原件复制一份赠我留存。那是一五九0年塞万提斯呈送国王斐利普二世的申请书,自陈曾为国家效力,想在美洲殖民地谋个官职,那里还有三四个空缺呢。这封信提交塞维利亚管理印第安事务的办公室处理,搁置多年。后世发现了这个文件,存入档案馆。原件是手写稿,字迹不易辨认,不过可以看到塞万提斯的亲笔签名。
  我在英国访问的时候,偷得一周多时间在大英博物馆阅览些国内看不到的书籍和稿本,无意间看到塞万提斯谋求美洲官职的另一封信。那是阿尔维瑞斯·德兰女士(Srta Concepcíon AlverezTerán)从西曼加斯总档案馆(Archivo General de Simancas)发现而抄录的,由阿梅素阿(Agustln deAmezúa)加以标点,一九五四年在西班牙皇家学院公报(Boletíndel Real Academia Espanola)(马德里)第三十四册上发表,题目是《最新发现而首次刊出的塞万提斯书信一件》(Unacarta desconocida e inéditade Cervantes)。当时权威性的有关塞万提斯的文献提要上没提到这封信。据阿尔维瑞斯·德兰女士考证,信尾确是塞万提斯的签名,只是少了他平日常用的第二个姓氏萨阿维德拉(Saavedra)。这封信早于前信八年,是一五八二年二月十七日塞万提斯从马德里寄往里斯本,给印第安事务大臣安东尼欧·台·艾拉索(Antonio de Eraso)的。西班牙刚征服葡萄牙,这位大臣随国王斐利普二世同在利斯本。原信如下。
  大人阁下,
  瓦尔马塞达(Valmaseda)秘书长已经把有关我向您干求的事通知我:您的帮忙和我的营谋都抵不过我的厄运,这个职位皇上已经取消,只好再等邮船的消息,瞧是否另有空缺。据瓦尔马塞达先生说,目前已经无缺可补——我确实知道他曾为我打听过。敬请大人向为我出力的各位代致谢意;这无非向您表明,我不是一个不知感激的人。
  我正继续撰写前曾向您说起的《伽拉苔亚》(Galatea),写成当呈上请教。敬祝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米盖尔·台·塞万提斯
  一五八二年二月十七日于马德里
  塞万提斯究竟谋求什么职位,信上没有说明。《伽拉苔亚》何年撰写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说一五七五年以前已经动笔④,一说写于一五八二——一五八三年,一说写于一五八一——一五八三年。这部牧歌体的传奇一五八五年三月出版,献辞里提到他父亲刚去世。那是在一五八四年八月一日。阿梅素阿根据这封信考订,认为《伽拉苔亚》写于一五八一——一五八四年。
  一八六三年西班牙文献目录公报(Boletín bibliográfico espaola)第九期发现过塞万提斯一封更早的亲笔信,是他在阿尔及尔做俘虏的第二年写给西班牙国务大臣马特奥·瓦斯盖斯(Mateo Vazquez)的诗简——八十首三行诗,加一首四行诗。信上追忆雷邦多战役的胜利,他所乘的战艇被俘,并描述他和同伙俘虏所遭受的残暴的虐待。信末呼吁国王解救前后陷落虏营的二万名西班牙基督徒。这封信写得非常动人,塞万提斯大概指望斐利普二世会亲自看到这封信。可是国王并没看到。这封信是后世从论斤出卖的废纸里发现的。塞万提斯想必料到这封信已如石沉大海,他一五八五年出版的喜剧《阿尔及尔的交易》(El trato de Argel)第一幕里采用了这封信末最后的六十七行。
  塞万提斯一生困顿不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许并不需要以上三信来作证明。假如他如愿以偿,做了美洲殖民地的官员,他还写不写《堂吉诃德》呢?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七十一:“《职方外纪》五卷,明西洋人艾儒略撰。其书成于天启癸亥,自序谓‘利氏赍进《万国图志》,庞氏奉命翻译,儒略更增补以成之。’盖因利玛窦、庞迪我旧本润色之,不尽儒略自作也。所记皆绝域风土,为自古舆图所不载,故曰《职方外纪》……所述多奇异不可究诘,似不免多所夸饰。然天地之大,何所不有;录而存之,亦足以广异闻也。”
  ② 例如狄艾斯·博尔盖(Jose María Díez Borqu)主编的《西班牙文学史》(一九八0马德里版)第一册189,207-208,517页;阿尔博格(J.L.Alborg)《西班牙文学史》(一九八一马德里版)第一册341,365页。
  ③“印第安”原文Indias,指南北美洲。
  ④塞万提斯一五七五年被俘,在阿尔及尔五年半,一五八○年获释回国。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