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历史的推移与人生的轨迹
作者
季红真;丁聪
期数
1984年12期
他的小说象早春刚刚开冻的河川,在阻遏中汹涌着力的涡漩。他讲述的故事几乎都平淡至极,而深厚的底蕴却分明暗示着我们某些超越现实人生之上的内容。他的作品富于节奏感,时而奔放激越,时而沉滞徐缓,在起伏跌宕的旋律中充满了彼此矛盾、难以言传的感受。他太严肃了,严肃得近于冷峻,以至于使你时时可以看到一颗负荷沉重的灵魂在痛苦地挣扎。
他究竟在想什么?是什么构成了他作品中沉重的压抑感?
是历史——在无数的迂回曲折中缓慢发展的历史。
是人生——在“善恶并存,光影交错”的大千世界中,无数微小平凡充满艰辛的人生。
一
灾难孕育着成熟。作为对一次历史动乱补偿的是这个时代历史意识的觉醒。张承志和绝大多数青年作家一样,他思考历史的时候,选择的是人生的角度。也就说,他是以人生为视角洞察历史的。
他理解的人生不限于个人的经历,而是无数普通人的命运(当然,个人的苦乐得失是理解普通人生的基础,两者并不矛盾)。他透过历史表层轰轰烈烈、风云变幻的政治场面,注视着社会最底层那些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命运和精神情感。骁勇粗悍而心绪深沉的骑手,美好纯洁而遭际不幸的牧区姑娘,民间传奇般的能人硬汉,在艰难的生活中顽强地承担着养育责任的白发母亲们,构成了《老桥》的艺术世界中最有特色最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不仅形成了他的作品浓郁的边地和民间风情,也体现了他思考历史的独特方式。他在对这些微小人生的体察中,洞悉着人类基本历史活动的深刻意蕴,表达出对历史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理解。
他在《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中申明:“母亲——人民,这是我们生命永恒的主题。”至今,他并未改变自己的信念,始终把“为人民”作为自己的创作原则。而他从人生的角度,对人民生活内里的艰辛的深切体察,终于发展为对人民内在精神的理解。因此,“人民”在他的心中,“根本不是一种空洞的概念或说教,更不是一条将汲即干的浅河。它的背后闪烁着那么多生动的面孔和眼神,注释着那么丰满的感受和真实的人情”(见《老桥·后记》,着重号为笔者所加)。多年底层的生活,使他把被理论抽象得近于干瘪的概念,还原为无数鲜活的生命,在每一个生命充满矛盾的过程中掘取那些闪烁着永恒意义的东西。
显然,他是把人民看作无数普通人的集合,而无数普通人的命运又是历史的原始形态。这种历史意识使他的作品避免了我们的创作中至今仍存在的把人民理想化、道德化、神化,因而也是抽象化的弊病。《锁尔罕·失刺》是他的集子中唯一一篇历史题材的作品。普通牧民锁尔罕·失刺解救了陷落在泰亦赤兀人手中的铁木真。作者无意于给这个在关键时刻表现出大智大勇的人物涂抹上英雄的油彩,而始终抓住他行为中根源于现实矛盾的内在动机。他对铁木真的怜悯既源于自身的善良,也来自对泰亦赤兀贵族的仇恨,甚至也包括对神的迷信。而身家性命的危险,又使他恐惧焦躁,以至于破口大骂危难中的铁木真,差点没把他赶出门去。他就是以这种亦庄亦谐的方式成全了后来横扫欧亚号称成吉思汗的铁木真。这个普普通通的牧民根本意识不到(也无须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客观上却对历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以偶然性出现的故事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张承志贯穿在他所有平淡的人生和人性故事中的基本思想:许许多多的底层人民在艰辛的生活中耗尽一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业绩,也并不那么高大完美。但正是他们有弱点、有缺憾、有矛盾的平凡活动,支撑起历史庞大粗糙的骨架。
作为历史研究工作者,张承志比这个时代的青年作家们更习惯用纵的眼光看生活。他对整体的人生有着特殊的兴趣,集子里的两个中篇都描述了完整的人生故事。即使在万把字的短篇中,他也长于用极精炼的笔触串联几个人生片断,勾勒出一个人命运的主线。而他所描绘的人生都充满了这样那样的缺憾,意义也就恰在这充满缺憾的过程本身。《大坂》中悍野油滑的向导老李,他信口道来的离奇经历,显然揭示出处于被动状态的人物在无可奈何的命运中“随遇而安”的挣扎。就连《老桥》中那个沉默的厄鲁克族老猎手,在他和原始山林融成的一片肃穆中,也似乎暗示着我们一些人生的秘密。
张承志在这些平凡的人生故事中,传递出生活中周而复始的单调旋律,其中渗透了对历史运动的理解。历史是无数人活动着的过程,是生活方式的不断延续更新,是文化的生成递嬗,是生命的繁衍进化。在这个缓慢的充满矛盾的过程中,多数的个体的人生都是微小而有缺憾的,充满了悲剧性。即使是在一个觉醒的时代,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个人的命运也受制于多种现实条件。索米娅(见《黑骏马》)的生活道路最深切地表现出这个意义。她似乎是在举步将及的时候,与幸福的机遇失之交臂,重复着蒙古族妇女的古老命运,被抛到异地陌生男人的怀抱。在她似乎偶然的际遇中,隐藏着历史的必然因素,当一种亘古既有的生活方式(这里主要是指习俗所代表的生活文化方面的因素,而非政治方面的因素),本身还没有发生深刻的变革,人们先觉的理想(那怕是一种新的生活要求)是脆弱的。古老的生活方式中生成的野蛮落后的习俗,也就构成了左右索米娅命运的力量,不能不使人感叹生活的难以驾驭。这大概也就是张承志为什么对充满缺憾的整体人生有着那么独特敏感的原因所在,以至于缺憾成为他作品的美学风格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这种深刻的个体悲观意识,并不是张承志在历史的推移中得到的唯一启示。索米娅以不竭的善良和坚韧,随着生活的缓慢步伐前进,终于赢得了比白发老奶奶更广阔的生活天地。在生命链条由这两代蒙古族妇女命运衔接的环节上,一些东西在消逝,一些东西在延续。索米娅没有了白发老奶奶那样顽固的命运观念,这是历史微小的进步;而索米娅在对命运似乎被动的屈从中,那顽强的生活力和对人、对生命近于自然崇拜的挚爱,却体现着某种主动的精神,这就是白发老奶奶和索米娅的性格变化着形态而始终延续着的链条。这也是白音宝力格在这个“人生和人性”的故事中看到的“一道轨迹”,一道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现实人生的轨迹。
历史就是以缺憾的形式,在普通人的命运中一次又一次地完成着自己的蜕变。而人民善良的精神与蓬勃的生活力,就是在历史的发展中永不断裂的精神链条。正是看到了这样的链条,并且把自己的人生奋斗也衔接在上面,张承志才在个体悲观的基础上,达到了总体乐观的历史意识(关于这一点,还可参见他集外的一篇作品《北方的河·题记》)。
二
从整体的人生出发去认识宏观的历史,思考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个人命运和历史运动的某些必然联系,这是张承志的历史意识有别于多数作家的特点(他们通常是从社会或局部的人生出发,去认识或评价人们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历史活动的成败得失——这也同样是有意义的)。这个特点使他的小说在认识人、人生、人性的方面,多了一层超越于现实层次之上的历史哲学意味。
毫无疑问,他得益于北方民族史和蒙古史研究的学术专长。从这本集子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到他不断的努力,逐渐找到一个历史文化的视角,全面地审视社会历史制约中的个体人生。这使他把人生的外部缺憾内化为人物独特的心理素质,模写出丰富的社会人性。阳原丁二(《北望长城外》)是作者倾注了极大同情的人物,但作者不只肯定他正直善良的道德情感,也深刻地揭示出这个富于传奇色彩、受着传统制约的男子汉可悲的生活处境。他是个精通各种活计、待人豪侠义气的能人硬汉,却因富农子弟的一根白布条,处处受人欺侮轻视。他无力反抗被扭曲的命运,只能以“虚假的夸张”安慰“痛苦的真实”即使是在政策调整之后,精神也依然被那根白布条束缚着。他外表的义气爽直与内心的悲苦孤独,都融合在渗透着传统意识的民间风格中,质朴而矛盾的性格几乎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一种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生活方式。
象《北望长城外》这样严格意义上的写实作品,在张承志的作品中是不多的。他常常回避复杂的现实关系的细致描写,而更多地执意于人物的心理素质植根的历史文化母体。这使他笔下的人物都有较大的文化容量,也是形成他作品深厚底蕴的重要原因。《黑骏马》中的白发老奶奶,最典型地代表着他的自觉追求。这个慈祥的老奶奶简直是蒙古母亲的象征,她古朴的生活观念概括着一个民族全部的历史生活。她博大的母爱与对神的虔敬,对生活不懈的希望与对命运的顺从,包括对邪恶的麻木,都统一在无所不至的仁慈和泰然地接受一切生活变故的性格中。反映出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在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下,形成的自然崇拜的古老意识。这种意识中安于现状的部分,在历史的变革中无疑具有消极的作用。但是,她对生命近于狂热的珍爱,对人近于信仰的善意,又闪烁着最朴素的人道精神;她在粗陋的生活方式中,承担养育责任的坚韧,也是民族赖以生存、历史赖以发展的宝贵活力。这正是张承志极为重视、并且热情讴歌的内容。他以历史学者的眼光,把人民精神的矛盾,更多地作为历史文化现象来认识,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道德评价,才能塑造出这个容量丰富的人物。
历史的局限借助人生缺憾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具有不同文化构成的人们身上,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但是,“没有超越一切局限的人”(见《老桥·后记》),张承志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这使他在认识自己和自己同时代人走过的生活道路的时候,表现出孜孜矻矻的反省精神。他为在动乱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年青人,刻下了不同的精神肖像,揭示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命运和精神的分化。特别是理想主义者在历史的推移中,痛苦的思想成熟过程,以及他们对现代都市生活的深切感受。
《静时》相对比较单薄,《阿勒克足球》则与《黑骏马》等篇的人生题旨颇多相似之处。最有特点的是《绿夜》、《老桥》、《大坂》三篇。这三个短篇没有姓名的主人公,性格内涵大致相近,形成一个序列,简直可以看作一个人的生活故事。“他”大致经历了红卫兵——知青——现代学者这样的历程,而这和作者的经历相合,且主观性极强的表现手段,也带有明显的作者自叙传性质。
好象是命里注定,我们的文学在表现农民或普通劳动者的时候,都能够达到一定的深度,可表现知识分子总是比较表面化。这大概是由于作家不能跳出自己的层次,把自己及同类人作为对象来分析,而满足于简单的道德评价。这使我们的文学人物画廊里至今鲜有丰满的知识分子形象。张承志笔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虽然仍然比不上普通劳动者的形象丰满,却在深度上有了推进。一方面,他执着理想,对同时代人在时代变动中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精神抉择,表达了明显的道德倾向(见《老桥》、《大坂》);另一方面,又以人物的心理为线索,多层次地表现出他们面对的复杂现实,以及在不可回避的矛盾中复杂的心态。局限主要表现为理想主义者在现实关系的束缚中精神抉择的痛苦和不得已而为之的怅恨。孤独便是他们典型的心态。
《大坂》是其中最有深度的一篇。作者在“他”征服天山冰大坂的考察活动中,展开了外部和内部的双重现实。“他”为了添补历史研究的空白向严酷的自然挑战,也为了理想向精神的对象挑战。为此不仅牺牲了对妻子的责任;也为制伏油滑的向导而牺牲了美的法律,也就是道德的原则。学者的使命和丈夫的责任,正义的目的和不正当的手段,构成了不可调解的矛盾。“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勇敢地隐忍内心的煎熬,最终征服了大坂。心灵也在痛苦中得到净化,达到和自然崇高的和谐。征服大坂的过程是这篇小说基本的情节框架,故事也毫无离奇之处。但作者以凝炼的象征手法,组织起立体的高层结构,使“大坂”这个意象几乎囊括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可能存在的全部矛盾,凝聚着丰富的哲理。其中的许多矛盾带有人生的普遍性,就使“他”具体的考察活动,带有征服人生的广泛象征意义。
这种透视人生的深度,不能不归之于他自觉的历史哲学意识和学者富于反省精神的思维力。
三
张承志从人生的角度洞察历史充满矛盾的运动规律,而独特的历史文化视角又帮助他更深刻地透视着人生,从而形成了个体悲观基础上的总体乐观意识。这种意识(历史的和人生的)是他美学理想的基础,影响到他对生活近于苛刻的审美评价。
面对历史缓慢过程中充满缺憾的人生,张承志倔犟地坚持着理想的精神。只是随着历史的推移和时代的更替,经过不断的磨难与反省,扬弃与补充,把早期狂热幼稚的社会理想净化为朴素的向善愿望。因此,在他作品沉雄苍凉的浩荡旋律中,永远可以听到一个激越清澈的主调。青春、生命、岁月,是理想的见证,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着近于神圣的含义。
他赞美耗尽微小的人生抚养生命的母亲,赞美在无法逃避的厄运中忍受痛苦创造新生的青年(见《阿勒克足球》),赞美备尝人世的艰辛始终不改善良本性的硬汉(《北望长城外》),赞美勇敢地承担牺牲的痛苦,在矛盾中顽强地进击的灵魂(《大坂》)……总而言之,博大的道德情感和坚韧的意志力,是他所着意的勇者精神。正是基于这种性格理想,他不仅把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和北京街头卖大碗茶的同时代人联接在同一人生奋斗的轨迹上,也把悍野的骑手、慈祥的牧区母亲、刚强的民间硬汉和执着的现代学者衔接在共同的历史链条上。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审美理想,他对“故作高深的学者”、“无病呻吟的诗人”、无视历史的虚无主义者、恶俗的市侩,以及一切“向生活耍光棍的坏种”,都表现出不能容忍的厌恶。有时,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
特别突出的是,张承志把人民质朴的性格中充满活力的精神情感,贯注在现代知识分子的理想性格中,打破了温文尔雅、呆头木脑的知识分子形象模式。他强调的是和人民精神情感的联系,是内在的真诚,是在文明与愚昧交织着的变革时代对自身责任的自觉。因此,他不是在一般道德的意义上表现白音宝力格对背弃白发老奶奶和索米娅的悔恨,而是从面对历史应当承担的责任的高度,让他反省在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也更富事业魅力的人生”时,把人民在历史的局限中依然闪烁着灵性的美好素质,也和那些丑恶黑暗的东西一起甩在了身后。认识历史,理解人民,承担责任,是他赋予那些具有浓郁民族民间性格特点的知识分子最本质的特征。这使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既有强勇的个性,又不是凌驾于众生之上、自我为中心的超人。
成功的性格总是植根于社会历史的深厚土壤。张承志所塑造的理想性格,正是在红卫兵运动中起步,在底层和人民共同的生活中,经过痛苦的洗礼扬弃了幼稚和肤浅,完成精神蜕变,成长起来的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为厄鲁克族老猎手的墓献上芬芳的花朵,走过那座联接着两个时代、两种生活方式的老桥(《老桥》);“他”在奥云娜并不那么美好纯洁的生活中,汲取毫不感叹地走向生活的勇气(《绿夜》);在油滑的瘸子老李坎坷动荡的一生中汲取忍受痛苦的刚勇,向着人生的大坂攀登。质朴博大的道德情感和坚韧刚强的个性,就是张承志笔下“孤独的理想主义者”,在历史的长河中与人民沟通的精神血脉。而责任则是在历史的这一个环节上,现实人生的理想支柱。它象历史的眼睛,穿过成功和失败的现实表象,注视着这一代人内在的真诚——对历史、对人民、对祖国、对生活的真诚!
四
朴素到极至的东西总是给人以神秘的美感,“蒙娜丽莎”那谜一样的微笑,也不过因为单纯到极点,而引发了人们世世代代无穷的猜测与争执。
在张承志的作品中,自然是一个无往而不至的存在。一道车辙、几堆兽粪、点点灯火,都仿佛暗示着什么。诚然,如一些同志的评论,这些都体现着总体象征的艺术手法。不仅是这些鲜明地打着人的活动印记的自然物,暗示出一种特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渲染烘托出一种质朴原始的生活氛围,即使一座人迹罕至的冰峰,一道自古流淌的无名小河,在他的作品中也都流动着诗的韵致,闪动着朴素的灵性。
自然是人类无机的身体。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对象。张承志的自然意识是非常独特的。他不同于汪曾棋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老一代作家,注重自然的恬淡和谐,表现出典型的静察默观的审美态度。他也不同于以社会为主要视角的多数中年作家,主要侧重对自然作为性格环境的现实层次的描写。甚至也不同于和自己同时代的一些青年作家,或者把自然作为不发展的象征,而急切地呼唤古老生活方式的变革;或者把自然作为纯然理想的化身,在粗粝的莽原山岭中寄托生命最富青春活力的浪漫激情。他站在历史文化的高度,全面地审视一种既定的生活方式,完整地表现了在这种生活方式中人与自然独特的物质和精神联系,赋予自然以民族素质的灵性,从而形成边地生活浓厚的氛围。同时,他又以一个理想主义者苛刻的目光,比较着两种生活方式(落后质朴的边地生活和文明杂乱的都市生活)各自的优劣。把对历史局限的理解、人生缺憾的感受和在局限与缺憾中艰难奋进的勇者理想,都一齐贯注在那广袤而荒凉、严酷而富美的自然中,描绘出自然骚动的力量、变幻无穷的色彩。因此,自然在他的笔下,既有现实层次的写实意义,也有象征层次的哲理意味。
辽阔的草原、茫茫的草海、酷烈的骄阳、狂怒的白毛风、狰狞的冰大坂,大地由海拔五千米处向海平面下峥嵘万状的俯冲……张承志以强劲的笔力勾勒着大自然的伟力。无论是草海中踽踽独行的骑手,还是冰川下寂寞的旅人,都在大自然的压迫下显得渺小而孤单。同时,又是有创痛有缺憾的人的活动,给万古沉寂的草原注入了血液;是悲剧般完美的强勇个性给无知的冰川,蒙上了崇高的光彩。因为有了人,自然的存在才获得了新的意义。
很显然,张承志是以现代人的心理结构——主观性极强的时空秩序和学者的思维力——历史文化的视野,去观照自然的。他以活动着的人为中心,在现实层面的写实中注入了哲学的思考,暗示出人与自然既矛盾又斗争的永恒依存关系。因此,他既不寻求与自然静态的和谐,也不单纯地描绘自然的荒蛮险恶。就象那位青年学者终于征服了“狰狞”的大坂,自然立即呈现出它无限壮美的万千景致——张承志以威严险恶的自然,作为理想的人的强劲敌手,在征服敌手的搏击中,寻求动态的和谐。
自然在张承志的笔下既是概括着历史人生多种矛盾的象征意象,又对象化着勇者奋进的理想精神。两者融合为一种气魄、一种境界,一种完全属于张承志的风格。因而,他作品中的自然意识最为浑然一体地反映出他全部的历史、人生、哲学意识。
张承志的作品不算多,即使是收入集子的也并非篇篇都好。但从中可以看到他不懈的努力,看到他不断超越自己的足迹。而两个中篇和结尾的三个短篇,以及《北望长城外》等作品都以沉实的底蕴显示着作家思想与艺术的功力。他的收获是丰富的。
祝他在历史的莽原和人生大坂的艰辛跋涉中,获得更多的灵感与力量。
(《老桥》张承志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一月第一版,0.98元)
(本文头像张承志,丁聪画)
历史的推移与人生的轨迹
法盲与版权
《百尺梧桐阁集》的出版说明
谁的思想史?
道德与死
我走了,平静地
可敬的人!
重估萨维尼的价值
罗章龙与康德
布鲁克斯和“精制的瓮”及“硬汉”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