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项脊泾”与“项脊轩”
栏目
读书献疑
作者
章锡良
期数
1984年12期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为记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各种选本大都选录。但对“项脊轩”得名由来有两种不同说法:冯其庸等选注《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六三年版)说:“项脊轩:宋朝归隆道是作者的远祖,曾在江苏太仓县项脊泾居住,项脊轩或许以此取名。”《历代名篇选读》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等均同此说。另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华东师大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说,“项脊轩,作者先祖宋代归道隆居昆山县项脊泾,以地名轩,有纪念先祖之意。一说屋小仅及项脊,故以名轩。”
经查孙岱编《归震川年谱》,其中记载,归有光先祖“至十四世曰罕仁,宋咸淳间为湖州判官,子道隆,始居太仓之项脊泾。”由此可知归有光先祖应名归道隆,不应是归隆道。而项脊泾应在太仓,而不是昆山。
项脊泾是地名,在太仓县境内。但项脊轩作为室名,是在昆山县境内。因为归道隆的孙子归子富迁居到昆山县的宣化里(现名宣化坊),而归有光是在明正德元年丙寅十二月二十四日(一五○七年)生于此地。清朝张潜之《归太仆故宅诗》:“太仆音未遇,读书宣化里,中有项脊轩,卷帙每盈几。”《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三也说:“太仆丞归有光宅,在宣化坊北,内有承志堂、项脊轩、西园,自为记。”归有光《重修承志堂记》:“吾家旧宅在宣化里者,吾大父亦不知其何所始第。”
“项脊泾”与“项脊轩”
当代政治的失败
凯撒和剖腹生产及其他
夏曾佑“可恶之至”诗
红水晶与红发卡
也看“拾落者”
书籍装帧艺术家池宁和他的作品
逼问剧场
当代封神榜
陶罐铁罐的启示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