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乐观的展望
栏目
海外书讯
作者
欣元
期数
1989年07期
从六十年代起,有关人类前途的评述便成为热门话题,到了八十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著述以及《致总统的二○○○年全球报告》,更用数学方法,将人类的前景刻画得栩栩如生,如强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的衰退。电脑演算出来的悲观结论给人们笼罩了一层阴影。然而,麦克斯·辛格的新著《人类世界之路——创造全球健康的动力》,却以新颖的观点,揭示了人类未来的光明。
辛格是哈斯顿研究院的创始人,也是该院院长。他在书中的中心论题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他认为,这个控制已经在实施了,“我们当今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历时仅几百年的时期的中叶,在这段时期中,人类以从未有过的方式改变着世界。”“从前的人类听天由命(尽管并不完全这样),而当我们完成这段短暂时期后,将会天由人命(尽管也不会完全如此)”。
辛格推测,从现在起两世纪后,人类人口将是一百亿,甚至更多。这个数字与一些预言人口危机的论文所预测的数字差不多,甚至还略高一些。然而,那时的世界将更为富有,人均收入会是美国现在水平的两倍。健康条件将大为改善,从而延长人的寿命。家庭的住所会更为宽敞,公园和娱乐设施大为增多。尽管消费量大为增加,但全球的经济活动却是现在的二十倍,原材料的短缺不再是人们的忧虑,环境污染也由于各种措施的采用而基本被消除。
辛格的这幅美丽的图画并没有建筑在什么科学突破或先进技术上。他的书名道出了美好前景的关键——创造。一切都将寓于创造之中,比如某些资源(如石油)会被使用殆尽,但人们会发现新的替代物,而且贮藏量更大,价钱更便宜。“地球的局限性并不会使人类因为主要原材料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而毁灭。”但要达到这一理想,必须加强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和新创造的技术。人类的思想以技术的形式,将不断使本来毫无用处的东西富有经济价值。实际上,人类走过的正是这样一段路程,如今的人口是二百年前的五倍,而平均收入却是那时的十倍,如今世界的消费量可以达二百年前的五十倍,但是物质资源却丝毫没有增加。人类能够利用同样的物质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东西。
然而,辛格也并非鼓吹乌托邦,认为人类可以从此高枕无忧。他警告说:“人们不应该放纵自己。即使没有仇恨和贪婪,人们为了经济的增长也要付出很大的牺牲和痛苦。”“这本书并非声称未来肯定优于过去。我们人类已经充分展示了做坏事和创造不幸的能力……在人类世界中,主要危险也是人类的创造。”一些书评家认为,与其它未来学的著述相比,这本书的特点在于,作者把人类的希望寄托于人类的道德和创造力,因而不能以“乐观派”或“悲观派”来予以论定。它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很鼓舞人心的命题。
(Max Singer:PASSAGE TO AHUMAN WORLD:THE DYNA-MICS OF CREATING GLOBALWEALTH,Transaction Books,390pp.)
乐观的展望
终极关怀与现代化
读《柯灵选集》
语言的悲剧性
异质文化的解读
探寻禅宗史
《大历史》的小细节
希尔伯特:一个时代的终结者
学者的幽怀与著述的体例——关于《陈寅恪集·书信集》
天学的真谛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