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我取中间之途”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于飞
期数
1990年04期
音乐家谈音乐,往往很有意思。科普兰写过一本《怎样欣赏音乐》,伯恩斯坦写了一本《音乐欣赏》。两位音乐家的可爱之处都在于他们不是为音乐圣殿再加一圈灵光,而是启开大门,引领平民们放胆巡视。
伯恩斯坦在音乐史榜上有名,由其几方面的成就:指挥、作曲、钢琴演奏。常被称道的则是音乐喜剧的创作。不过,即使在不足千字的辞典条目中,也不嫌辞费地要补叙一笔:他的电视讲座备受欢迎。这本《音乐欣赏》即是由之纂集而成。稍觉遗憾的是,这里只能通过文字去捕捉主持人幽然俏皮的神采了。
此著不是如作者所称之为“音乐欣赏生意”中的那种风花雪月派:“它把音乐中每一个音符,每一个乐句,或每一和弦都变为云霞、峭壁或哥萨克骑兵等等来解释。讲伟大作曲家的身边琐事,虚构的也有,风马牛不相及的也有”,音乐却一字不提;也不是做分析的功夫:“一种保证有效的催眠剂。它所能做的只是供给你一幅主题的道路图,一种指出一首作品简单地形的导游手册。”伯恩斯坦说,他选择的是一条中间道路。
比如,关于贝多芬。
“伟大的贝多芬!”——似乎谁都可以不假思索地这样说。但结论得自何处?得自一本本记载着贝多芬生平遭际的传记或传记小说?得自充满想像力却无补其空洞抽象的词汇:像高山,像大海,像……?或者想当然地以为他在旋律、和声、节奏、对位、配器法诸要素上成就杰出?“不!不!不!”伯恩斯坦说,如此等等,简直毫无意义!贝多芬的伟大就在于他“正确”(每一个音符正确无误)!“为着他自己或任何人所不知道的原因,他会献出他的精力和生命,只是为了确定一个音符无可避免地跟着另外一个。”不信吗?请看贝多芬自己写过的乐谱。譬如,《第五交响乐》。当然,最好是他写好了原来打算用在这部交响曲,而后来又放弃的原稿。请看他涂改过的每一部分,特别不要放过改动达二十次之多的那一页!而“假如我们想想作曲家这样做,最后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感觉,说明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正确的,本身始终一贯,忠实地跟随着它自己的法则,一些我们可以相信永远不会令我们失望的东西”,那么,这不是伟大又是什么呢?
再来看巴赫。
看看大歌剧。
还有爵士音乐的世界。
……
在不足二十万字的小书里——当日的电视讲座,也不过七、八个晚上吧——音乐世界的奥秘已全部被揭开了,无论高雅还是通俗,人人可以一掬芬芳。甚至读过他讲的“指挥艺术”,我以为伯氏的纽约爱乐乐团桂冠指挥的位置虽不可轻易取代,但指挥一首乐曲也就很平常呢(记起伯恩斯坦的一桩轶事:其任该团助理指挥之时,一天指挥突然病倒,他得到紧急通知要他不经排练而立即接手指挥一场音乐会,结果大获成功,一举成名,时年二十五岁)。总之,作者尽可能地就音乐谈音乐——尽可能地例举乐谱,用寻常的语言把玄乎的问题讲明白。这就是他所说的中间之途吧。对精通音乐者来说,这也许并非难事,只是很少有人去做才使它变得难了。
不过,仍有一问:音乐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即如科普兰所说:“音乐家在激怒中说音乐除了音符本身之外什么也不是,而非专业音乐工作者则过分焦急地渴望着任何可以使自己更接近于这首乐曲的涵义的解释。”(见《怎样欣赏音乐》)就此,伯恩斯坦答道:“音乐的意义本身就是很难捉摸的东西。我们所能说的只是一连串的有意义的声音是一种令我们向某一方面或另一方面感动的声音,一种似乎有艺术真理的声音。但如果济慈所说‘真理就是美’是对的话,那么任何使我们觉得艺术上真实的旋律,也必定是美丽的旋律。”
好极了!如此,对于一首乐曲,当我说:它很美。我喜欢。那就是音乐之意义的“澄明”了。
想起船山先生对“雅”的释义:雅,本鸦字,由肖其鸣声而来。慈乌所在皆有,人所常见,故有“常”义。常所习者,自然中度,借为风雅之雅亦即“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详见《船山全书》第九卷,此处援引稍加“纂改”。)不论这一解释是否“权威”,却不妨再借此引申:雅,即是人人耳熟能详之美。自然,我的本意只是想用它来说明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美〕伯恩斯坦著,林声翕译,三联书店一九八九年十一月第一版,4.40元)
“我取中间之途”
关于人民性
高风险 高收益
三十而惑
这本书错误太多
《宇宙之谜》在中国
两个和尚
克罗齐的历史哲学
网络时代的方言
主体的历史还原与拆解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