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夜读漫抄三则
栏目
读书小札
作者
钟叔河
期数
1990年11期
夜读漫抄是我的习惯,也曾应约在报上发表过一点。本来纯粹是抄,自己不赞一辞,但有朋友提意见,说对于今之读者,话非说得明白一些不可,“若竟以《狗之默想》为吾兄之默想,或吾兄未必自居于狗,却在骂人为狗,岂不糟糕了么?”思之亦良是也,只好节外生枝,勉强多几句嘴,虽然仍旧是以抄为主。古人云: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与其失言,宁可失人。其然,岂其然乎!
读《炉边诗话》
我越来越厌读古诗文选读赏析串讲一类书了,因为选来选去无非那些篇,讲去讲来无非那些话,正如徐灵胎嘲“烂时文”所云:“甘蔗渣嚼了又嚼,有何滋味”?可是金性尧先生一册《炉边诗话》,却别开生面,给了我新的印象。
《诗话》中《李义山无题诗中男性的女性化》一则,一反传统注家把十七首《无题》都视作寄托和隐喻。“一定要把每一首都和令狐楚、令狐綯父子相联系,就未免有强作解人之嫌”;亦不赞成新派评家把“昨夜星辰”“凤尾香罗”一类妓席之作,都看成认真的爱情诗;在写作技巧上,也不赞成一味的捧场,举出纪晓岚“数见不鲜,转成案臼”和沈归愚“剪彩为花,绝少生韵”诸说,认为也有它们部分的道理。——这且不表。
尤其使我感兴趣的是,这则诗话提出了一个“义山诗中的性别位置问题”。为什么义山诗中,写给妓女、女道士的也好,确有政治、身世寄托的也好,甚至在圣仙祠庙中所写的,都充满着那么多的“艳情”?都要把自己置于女性的地位?作者的答复是:“蚌病成珠,他的一些有魅力、有光泽的表现艺术,常常是那种病态社会中变态心理的反射。”
“这也不仅仅李商隐一个人是这样。”作者广而言之:“张籍的《节妇吟》把自己比作强自克制的有夫之妇,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把自己比作即将去拜公婆的新嫁娘,宋代的陈师道为了表示对老师曾巩悼念的深挚,竟把自己比作‘事主不尽年’的薄命婢妾。这些诗,在表现手法上确有成功的地方,但我们
夜读漫抄三则
《经济学家》的国籍及其他
“马虎”
教师,作家,名流
大粪主义
郁达夫在南洋
再谈禁书
符号的组合与思维的开拓
话说李嬷嬷
迈向公共化 超越后威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