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经济学家》的国籍及其他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徐龙华
期数
2002年02期
李昕先生在《读周刊的阶层》(刊《读书》二○○一年第九期)中提到美国有《时代》、《新闻周刊》、《新共和》、《经济学家》等一类杂志。其实,《经济学家》杂志并不是美国的,而是英国的一份政治、经济、文学等综合性报纸(它自称为报纸而不是杂志)。它创刊于一八四三年,发起人是一位信奉自由贸易和市场力量、名叫詹姆斯·威尔逊的苏格兰帽子制造商。除了深度分析和评论,每期《经济学家》都要对本周的政治经济大事进行报道,于每周星期四出版,同时在六个国家印刷发行。自一九二八年以来,《经济学家》的一半股份掌握在英国《金融时报》手里,另一半则由一群独立股东把持。
另外,李昕先生将美国的中央银行称之为联邦储蓄银行也不甚恰当(第103页)。美国的中央银行应当叫做“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在这里reserve译作“储备”或“准备”,意思就是为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而要求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纳一定的准备金,以解支付危机。中央银行起到了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而储蓄在英文中一般为“saving”或“deposit”,意思是银行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因此,无论是从中英文词意上还是从银行本身功能上看,联邦储蓄都不如联邦储备来得恰当。况且,联邦储备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翻译。
《经济学家》的国籍及其他
理性与公正
从《胡适研究论稿》看怎样研究、评价历史人物
哈耶克批判的前提性准备
韩半岛式的统一过程和市民社会的作用
白先勇短篇小说的认识价值
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
新媒介 新经验
德国人——一个历史之谜
忘却了的公案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